发文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市府办发〔2008〕42号
发布日期:2008-6-10
执行日期:2008-6-10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省属驻市企事业单位:
《六盘水市地震应急预案》已经2008年5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十日
六盘水市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 则
(一)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规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指挥统一、协调有力、决策科学、资源共享、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贵州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六盘水市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四)工作原则
六盘水市内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市及有关县(特区、区)人民政府立即自动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反应迅速、高效有力的原则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贵州省人民政府是处置贵州省行政区域重大、较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是处置六盘水市行政区域较大、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视贵州省人民政府、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国务院实施国家地震应急,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中国地震局实施国家地震应急,六盘水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
二、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结构
六盘水市行政区域发生较大地震灾害和一般地震灾害,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市长兼任。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地震、安全的副市长、水城军分区司令员、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科技局局长、市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民政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煤炭局局长、市地震台台长兼任。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由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经贸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粮食局、市统计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广电局、市公安局、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市交警支队、市安监局、市乡镇企业局、市旅游局、市政府新闻办、市外事办、市质技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台办、市给排水公司、市石油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六盘水车务段、六盘水无线电管理分局、市各保险公司及通信运营企业负责人兼任。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由市地震台台长兼任;市地震台成员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
(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并向省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报告震情、灾情,请求省有关部门实施对口紧急救援,统一把握宣传报道口径,确定应急工作方案;统一指挥全市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协调水城军分区和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迅速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必要时,提出跨省(区、市)的紧急应急措施以及干线交通管制等紧急应急措施的建议;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要工作。
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执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协调有关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及灾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的情况,研究制定新闻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组织新闻发布会,起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类文稿,负责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类 ,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培训:各级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演习: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五)监督检查
经市人民政府授权,由市地震台会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六盘水市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七、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们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重伤和死亡以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
当中等城市和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由市地震台收集震情与社情,报告省地震局提出震情趋势判断,报送省、市人民政府。
当小城市和乡镇地区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由市人民政府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并将应急情况及时报省人民政府并抄报省地震局。
(二)矿山诱发地震应急
当发生3.0级及其以上矿山诱发地震时,市地震台直报省地震局,在45分钟内完成地震参数的精确测定,形成《震情简报》(震情简报格式见附件4)报省、市、发生地震所在地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省地震局收集震情和灾情,开展应急工作。当发生矿山地震时,灾区所在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应及时了解灾情并派出人员及时将情况报告市人民政府、省地震局、市地震台,协助有关专业人员开展现场应急工作;对矿山实时监测,判定矿山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划定隔离带,必要时向灾区所在县(特区、区)人民政府提出人口迁移的建议,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平息地震谣言
当中等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地震局,市地震台协同省地震局派出的专家调查谣言起因,协助当地政府作好宣传工作。市人民政府督促指导谣言发生地区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平息地震谣言,并将应急情况及时报省人民政府。
当小城市和乡镇地区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当地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市地震台协助市人民政府督促指导谣言发生地区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平息地震谣言,并将应急情况及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并抄送省地震局。
八、附 则
(一)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
1.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2.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公用设施。
3.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场地和文物古迹破坏不折算为经济损失,只描述破坏状态。
4.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参照本预案,制定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议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并上报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地震台备案。
为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
地震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地震台承担。
(三)国际沟通与协作
地震救援行动中需要与有关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沟通和协作时。由市人民政府决定或报告有关外事部门接洽。
(四)奖励与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
(五)解释
本预案由六盘水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六)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地震灾情速报传真格式
×地震局(台)地震灾情速报 (第×期)
速报人:× 批准人:×
截至×年×月×日×时 ×分,收集的灾情如下:
(1)震感范围:
(2)人员死亡×人,受伤×人(可列出伤亡人员的地点)
(3)牲畜死伤情况:
(4)简述房屋的破坏情况:
(5)简述通信、供水、供电、交通受损等情况:
(6)其他情况(地震造成的社会影响、群众情绪及政府救灾情况等)说明:
×年 ×月×日×时×分
注:了解多少情况就填写多少情况,一次速报不必求全。
附件2:六盘水市震情发布新闻通稿模板
新 闻 通 稿(模板)
据×地震台网(站)测定,×年×月× 日×时×分×秒,在六盘水市×县(特区、区)×乡(镇)(东经: ×度×分、北纬:× 度×分)发生×级地震,震中区附近震感强烈,六盘水市×县(区、特区)×乡(镇)等大部分地区均有感,地震详细破坏和人员伤亡情况正在进一步了解当中。
市人民政府按照《六盘水市地震应急预案》启动×级响应,并派出地震现场工作队正赶往地震发生地区。
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已派人赶赴受灾乡镇,查看灾情,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市人民政府领导已经做出指示,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请广大群众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不要听信谣言。
附件3:应急队伍资源及其组织方案
附件4:六盘水市震情简报格式
震情简报
第×号
六盘水市地震台 ×年×月×日
据×地震台网(站)测定,×年×月×日×时×分×秒,在×县(市、自治县、特区、区)×乡(镇)(东经:×度×分、北纬:×度×分)发生×级地震,震中区附近震感强烈,六盘水市×县(特区、区)×乡(镇)等大部分地区均有感,地震详细破坏和人员伤亡情况正在进一步了解当中。
报:省地震局,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
送:×县(特区、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