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本政办发(2008)55号
发布日期:2008-6-1
执行日期:2008-6-1
生效日期:1900-1-1
各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本钢,北钢,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国土资源局《2008年本溪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六月一日
(发至乡镇政府、有关街道办事处)
2008年本溪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我市地质复杂气候多变,是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在我市都有发生,特别是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较为严重。为做好200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辽宁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本溪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2008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辽宁省气象局降水量预测,2008年夏季本溪地区降雨量略高于常年1~2成,且本溪地区处在暴雨中心,尤其是降雨分布不均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全市各地区、各单位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加强防范,切实做好减灾工作。
二、本溪地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1.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南芬区下马塘深沟村、施家村、沈家村,思山岭乡杨木沟村,南芬乡柏峪村冯家东沟,本溪县山城子地区等山高谷深的山区和矿山排土场及尾矿库。
2.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公路两侧,各露天采石场、排渣场,溪湖区后湖山体崩塌滑坡,月牙岭滑坡。
3.崩塌灾害。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和旅游区的高陡边坡和悬崖。
4.地面沉陷灾害。主要分布在溪湖矿区、彩屯矿区、牛心台矿区、田师付矿区、小市矿区、二棚甸子矿区等老矿山采空区。
5.地裂缝灾害。主要分布在煤矿采空区和月牙岭西部。
三、地质灾害的预报及重点预防地区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市气象局对我市预报等级为三级以上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的等级分为五级,即:一级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二级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三级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四级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五级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一级、二级不向社会发布预报,三级、四级发布预报,五级发布警报。
对以下地质灾害和地区做好预防工作:
1.泥石流灾害。主要预防南芬区下马塘镇深沟村黄家崴子村路沿线一侧、深沟村、施家村滚马岭、施家村四里沟、沈家村宋家街后山、沈家村南沟、思山岭乡杨木沟铁选厂尾矿坝、南芬乡柏峪村,本溪县山城子地区,南芬露天矿排土场等。
2.滑坡和崩塌灾害。主要预防后湖山体崩塌滑坡,月牙岭滑坡及公路两侧高陡边坡。
3.地面沉陷灾害。主要预防老矿区采空区的地面沉陷灾害。
4.地裂缝灾害。主要预防老矿区采空区和月牙岭地区。
各矿山要根据本矿山的实情,制定并落实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矿山企业的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避免发生矿山崩塌滑坡、透水等事故。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把汛期地质灾害预防作为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抓紧抓好。要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手段,使测、报、防、救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提高全过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抓好预防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所需经费、人员、物资、设备和技术保障工作,有效地避免地质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
2.依靠群众、及时反应。本溪市由于地理位置、地质环境特殊和多年的矿山开采及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形成了很多地质灾害易发区。因此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人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和监测能力,在县(区)、乡(镇)、村要建立三级地质灾害基础监测点,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动员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
3.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救援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紧密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适应地质灾害预防、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需要。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
1.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
指挥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网通公司本溪分公司、本溪供电公司、市房产局、市国资委、武警本溪市支队等单位的分管领导组成。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
2.工作职责
各县(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好抢险、救助工作;调查核实险情发生的时间、位置、规模、潜在的威胁和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组织险情监测,实时掌握险情动态,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实施必要的应急抢险工程,排除险情或减缓险情进一步发展,提交应急调查报告;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地质灾害指挥部报告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结果。
各乡(镇)及村委会主要负责宣传和推广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积极预防地质灾害;具体落实各项防灾措施;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组织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落实和培训,监督检查隐患点监测人员的工作情况,掌握监测结果;遇到险情及时向上级报告,必要时可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汛前和汛期工作安排
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在汛期前对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区进行全面检查,并编制落实好本年度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辖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汛期要有专人昼夜值班,落实责任,值班到位。如遇险情及时处理,并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有关规定逐级迅速报告。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各司其职,要克服麻痹思想,落实好各项制度,确保做好防灾工作。
1.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
2.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地质灾害知识,作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要分出轻重缓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到位,抓紧落实。
4.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值班值宿制度、快报速报制度。任何人不准存在侥幸心理,如果因为空岗迟报、漏报灾情,则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5.要组织行政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所在村(村民组)、矿山企业,认真填写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认真落实各地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正确选择撤离路线和临时安全避险地点,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6.要根据每日的地质灾害预报信息,对有可能引发重大地质灾害的乡(镇)、村具体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进行通报信息,认真作好记录,提示各乡(镇)、村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附件:
本溪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 ||||||||||||
序号 | 名 称 | 地 理 位 置 | 规模 | 成灾类型 | 预测危害程度 | 预测损失 | ||||||
威胁人口 | 威胁资产 | |||||||||||
1 | 北台村朱家西沟不稳定斜坡 | 北台办事处北台村朱家西沟铁矿废渣堆 | 中型 | 滑坡、崩塌 | 重大 | 540 | 900 | |||||
2 | 千金办事处涌泉社区小西沟泥石流 | 千金办事处涌泉社区7组小西沟石灰石矿废渣堆 | 中型 | 泥石流 | 重大 | 210 | 175 | |||||
3 | 高峪办事处新峪社区唐家路不稳定斜坡 | 高峪办事处新峪社区唐家路防空洞地段 | 小型 | 崩塌 | 待定 | 5 | ||||||
4 | 河东办事处铁工社区不稳定斜坡 | 河东办事处铁工社区本钢石灰石矿废渣堆 | 小型 | 滑坡、崩塌 | 重大 | 200 | 54 | |||||
5 | 火连寨镇上堡村黄土岗尾矿坝不稳定斜坡 | 火连寨镇上堡村3组东黄土岗尾矿坝 | 中型 | 滑坡、泥石流 | 重大 | 270 | 225 | |||||
6 | 东风办事处三会厂村北大洼泥石流 | 东风办事处三会厂村3组北大洼附近 | 中型 | 泥石流 | 重大 | 120 | 160 | |||||
7 | 溪湖区后湖山体崩塌滑坡 | 溪湖区大堡村 | 中型 | 滑坡、崩塌 | 特大 | 1100 | 4680 | |||||
8 | 高台子镇前厂村灰山地面塌陷 | 高台子镇前厂村的灰山附近 | 大型 | 地面塌陷 | 重大 | 600 | 250 | |||||
9 | 牛心台办事处红脸村-上牛村地面塌陷 | 牛心台办事处红脸村至上牛村采煤沉陷区 | 特大型 | 地面塌陷 | 特大 | 15000 | 千万 | |||||
10 | 溪湖区东风-彩北-彩屯地面塌陷 | 溪湖区东风、河西、彩屯、竖井、河东、彩北 | 特大型 | 地面塌陷 | 特大 | 43800 | 上亿 | |||||
11 | 下马塘镇深沟村黄家崴子不稳定斜坡 | 下马塘镇深沟村黄家崴子路段 | 小型 | 崩塌 | 待定 | |||||||
12 | 下马塘镇深沟村泥石流 | 下马塘镇深沟村深沟 | 中型 | 泥石流 | 重大 | 174 | 170 | |||||
13 | 下马塘镇施家村滚马岭沟泥石流 | 下马塘镇施家村滚马岭沟 | 中型 | 泥石流 | 重大 | 15 | 20 | |||||
14 | 下马塘镇施家村四里沟泥石流 | 下马塘镇施家村四里沟 | 中型 | 泥石流 | 重大 | 100 | 100 | |||||
15 | 下马塘镇沈家村宋家街不稳定斜坡 | 下马塘镇宋家街后山 | 小型 | 崩塌 | 较大 | 30 | 37 | |||||
序号 | 名 称 | 地 理 位 置 | 规模 | 成灾类型 | 预测危害程度 | 预测损失 | ||||||
威胁人口 | 威胁资产 | |||||||||||
16 | 下马塘镇沈家村南沟不稳定斜坡 | 下马塘镇沈家村南沟里 | 小型 | 崩塌 | 一般 | 4 | 2 | |||||
17 | 杨木沟村铁选厂尾矿坝不稳定斜坡 | 思山岭乡杨木沟村大西沟附近铁选厂 | 小型 | 滑坡、泥石流 | 重大 | 600 | 350 | |||||
18 | 南芬乡柏峪村冯家东沟不稳定斜坡 | 南芬乡柏峪村7组本钢南芬露天矿2号排土场 | 中型 | 滑坡、泥石流 | 重大 | 150 | 120 | |||||
19 | 本桓公路90km500-700m处崩塌点 | 本桓公路东营坊乡红土甸村水栅栏组路段 | 小型 | 崩塌、滑坡 | 待定 | |||||||
20 | 小草线23km200m处崩塌点 | 小草线小市镇陈英村小错草峪组路段 | 小型 | 崩塌、滑坡 | 待定 | |||||||
21 | 小小线2-10.2km处不稳定斜坡 | 小小线小市镇青石岭村路段 | 中型 | 崩塌 | 待定 | |||||||
22 | 杨家岭304国道142km处崩塌点 | 304国道连山关镇黄岭村杨家岭路段 | 小型 | 崩塌 | 待定 | |||||||
23 | 连山关镇摩天岭村三道河滑石矿崩塌点 | 连山关镇摩天岭村三道河滑石矿不稳定斜坡 | 中型 | 崩塌、滑坡 | 待定 | |||||||
24 | 草河掌镇套峪村汞洞沟泥石流 | 草河掌镇套峪村3组汞洞沟 | 中型 | 泥石流 | 中型 | 70 | 75 | |||||
25 | 草河掌镇套峪村响水沟泥石流 | 草河掌镇套峪村1组响水沟 | 大型 | 泥石流 | 中型 | 20 | 20 | |||||
26 | 高官乡滚子沟村滚子沟泥石流 | 高官乡滚子沟村9组滚子沟 | 大型 | 泥石流 | 重大 | 400 | 500 | |||||
27 | 小市镇东街村北沟泥石流 | 小市镇东街村5组北沟 | 中型 | 泥石流 | 重大 | 120 | 150 | |||||
28 | 小市镇久才峪村大石头沟泥石流 | 小市镇久才峪村7组大石头沟 | 中型 | 泥石流 | 中型 | 28 | 35 | |||||
29 | 田师付镇魏堡村中心组采空塌陷 | 田师付镇魏堡村中心组 | 特大型 | 地面塌陷 | 重大 | 2000 | 2500 | |||||
30 | 连山关镇阁老湾不稳定斜坡 | 连山关镇阁老湾 | 小型 | 滑坡 | 待定 |
序号 | 名 称 | 地 理 位 置 | 规模 | 成灾类型 | 预测危害程度 | 预测损失 | |
威胁人口 | 威胁资产 | ||||||
31 | 田师付镇大堡村冰沟林场采空塌陷区 | 田师付镇大堡村冰沟子组 | 大型 | 地面塌陷 | 重大 | 160 | 200 |
32 | 碱厂镇王崴村北阳沟采空塌陷区 | 碱厂镇王崴村岭下(3)组 | 中型 | 地面塌陷 | 中型 | 8 | 10 |
33 | 田师付镇东山社区采空塌陷区 | 田师付镇东山社区 | 特大型 | 地面塌陷 | 重大 | 5462 | 8000 |
34 | 五里甸子镇砬子沟江脸子崩塌 | 五里甸子镇夹皮沟村浑江北岸公路边 | 中型 | 崩塌 | 待定 | ||
35 | 沙尖子镇闹枝沟村地缸子崩塌 | 沙尖子镇闹枝沟村地缸子附近浑江北岸公路边 | 小型 | 崩塌 | 待定 | ||
36 | 沙尖子镇干沟村东沟滑坡 | 沙尖子镇干沟村10组东沟 | 小型 | 滑坡 | 一般 | 7 | 5 |
37 | 二户来镇文治沟村马道沟滑坡 | 二户来镇文治沟村7组马道沟 | 中型 | 滑坡 | 重大 | 320 | 300 |
38 | 黑沟乡六道沟村六组河西滑坡 | 黑沟乡六道沟村6组哈达河西岸 | 小型 | 滑坡 | 较大 | 40 | 50 |
39 | 沙尖子镇北沟村南干沟泥石流 | 沙尖子镇北沟村3组南干沟老曲后山 | 小型 | 泥石流 | 较大 | 18 | 8 |
40 | 八里甸子镇韭菜园村大韭菜沟泥石流 | 八里甸子镇韭菜园村3、7组大韭菜沟 | 大型 | 泥石流 | 特大 | 1400 | 1260 |
41 | 北甸乡小莺沟不稳定斜坡 | 北甸乡小莺沟尾矿坝 | 中型 | 泥石流 | 较大 | 36 | 40 |
42 | 二棚甸子镇铜锌矿尾矿坝不稳定斜坡 | 二棚甸子镇松兰社区 | 中型 | 泥石流 | 特大 | 1300 | 2000 |
43 | 二棚甸子镇松兰区地面塌陷 | 二棚甸子镇松兰社区 | 中型 | 地面塌陷 | 特大 | 1953 | 1060 |
44 | 木盂子镇暖河子村煤洞沟地面塌陷 | 木盂子镇暖河子村5组煤洞沟 | 小型 | 地面塌陷 | 较大 | 30 | 55 |
45 | 木盂子镇暖河子村西干沟地面塌陷 | 木盂子镇暖河子村3、4组西干沟 | 小型 | 地面塌陷 | 较大 | 33 |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