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时间:2009-02-23

发文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沪府办发〔2009〕3号

发布日期:2009-2-23

执行日期:2009-2-23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上海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从2000年起,本市按照“四个有利于”和“三重三评”的原则,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地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社会合力推进环境保护的格局基本形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苏州河、中心城区、吴淞和桃浦工业区等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污染企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布局逐步朝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单位生产总值污染排放量明显下降。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别较2000年下降了67%和71%;污染物排放总量出现拐点,2008年SO2和COD排放量分别较2005年削减了13.90%和12.28%;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黄浦江、长江口、苏州河等主要水体和集中式水源地在上游来水不利条件下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中心城区河道在基本消除黑臭的基础上,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连续6年稳定在8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5平方米。所有这些,为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本市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构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污染减排成果将十分脆弱。局部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郊区和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部分地区的河道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机动车污染问题进一步显现。在传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大气中臭氧、区域性灰霾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复合型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必须尽早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当前,本市正在努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今后三年又是“十一五”与“十二五”承上启下和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关键阶段,也是上海突破资源环境对城市持续发展的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攻坚阶段。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满足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和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持之以恒,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特制订《上海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抓住世博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污染减排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治本为先、城乡一体、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综合运用经济、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通过区域和行业限批、限期治理和联合执法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的强制力和威慑力。

  (四)强化污染源头预防

  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继续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强化从规划和政策的源头把环保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在宏观决策层面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工业区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进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坚持“源头节约、过程控制、末端循环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污染产生。

  (五)强化环境政策引导

  进一步完善环保投入机制,加大对环境质量改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逐步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扩大排污收费范围,逐步推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污染减排、水源保护、大气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废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重点工业区整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探索污染排放总量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险等机制,着力完善“污染者付费,生产者回收,开发者保护,得益者补偿”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六)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按照国家和本市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市和区县环境监测、监察、辐射监管、信息化、宣教等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继续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控,建立健全环保重点监管企业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市、区县两级联动的环境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启动市级环境应急中心和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本市环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水平。

  (七)强化环境科技支撑

  突出科研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服务的宗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区域性灰霾治理等项目研究;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电厂脱硫废渣、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和河道生态修复、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垃圾渗滤液处置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崇明生态岛和世博园等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支持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完善地方性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政策环评、污染物总量审核、环境风险源识别和分级等技术规范。

  (八)强化环境宣传教育

  通过环保模范城区、生态区和绿色创建等工作载体,倡导公众从身边事做起,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环保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环境教育基地,普及环保知识,推广环境文化;依托各新闻媒体,引导环保志愿者和环保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和社会舆论监督,形成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1: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专项项目汇总清单

  附件2: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专项项目汇总清单

  组长单位:市环保局

  副组长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别 

号 
项目名称 节点要求 责任单位 
协调部门 实施单位 
燃煤设施脱硫脱硝 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脱硫工程(1台350MW) 2009年建成运行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环保局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 关停杨树浦发电厂(309MW) 2010年完成 

相关电厂 
3 关停吴泾热电厂(老厂)(125MW) 2010年完成 
4 关停闵行发电厂(815MW) 2010年完成 
5 制定全市电厂脱硝方案 2011年完成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环保局 
6 台机组空气分段燃烧器改造工程 2011年完成 市电力公司 
7 台机组SCR脱硝示范工程 2011年完成 申能公司 
8 112 台10蒸吨/小时以上工业锅炉二氧化硫治理达标工程(含能源结构调整) 2011年完成 市环保局 相关区县政府 






机动车污染控制 
9 120万吨/年的催化汽油脱硫装置 2009年完成 市经济信息化委 高桥石化公司 
10 35万吨/年的催化重汽油加氢脱硫SMDS装置 2009年完成 市经济信息化委 上海石化公司 
11 公交车全面达到国Ⅱ以上排放标准,中心城区公交车基本达到国Ⅲ以上排放标准 2010年完成 市交通港口局 市交通港口局 
12 出租车全部达到国Ⅲ以上排放标准 2010年完成 市交通港口局 市交通港口局 
13 新能源环卫车和“双电”公交客车试验运行 2011年完成 市建设交通委 市交通港口局、市绿化市容局 
14 高污染货运、渣土运输车辆限行 2011年完成 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交通港口局 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交通港口局 
15 淘汰大卖场免费班车中的高污染车辆 2011年完成市 交通港口局、市商务委、市公安局 交通港口局、市商务委、市公安局 
16 全面推行在用车I/M检测 2010年完成 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质量技监局 市环保局、市公安局 
17 823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改造 2010年完成 



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安全监管局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道达尔公司和其他参股、加盟和社会加油站企业 
18 822座储油库油气回收工程 2010年完成 中石油、中石化
  
19 224辆油罐车油气回收工程 2010年完成 油罐车运输公司
  
强化扬尘污染全过程控制 20 



结合文明工地创建,加强建筑工地、堆场、道路的扬尘污染控制 





2009年完成 




市建设交通委、各区县政府 




市建设交通委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