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
文 号:渝府发〔2007〕19号
发布日期:2007-1-27
执行日期:2007-1-27
生效日期:1900-1-1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实施旅游主题年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我市将2007年确定为生态旅游主题年(以下简称生态旅游年)。2007生态旅游年将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生态旅游宣传活动,推进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促进全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现就实施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面推进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自然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多种目标。发展生态旅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增强人们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爱护生态的意识,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缙云山、金佛山、大巴山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长江三峡、芙蓉江等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武陵山、红池坝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级景区5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突出的资源优势为我市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市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与周边省市相比差距较大,缺乏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生态旅游,把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位置。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切实保护好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指导思想。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以重点旅游城镇为依托,重点生态旅游景区为载体,重点生态旅游项目为支撑,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为纽带,着力构建发展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交通体系、资源保护开发体系、宣传推广体系、经营管理体系,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促进生态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