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

时间:2005-07-11

发文单位:凉山州人民政府

文  号:凉府发[2005]42号

发布日期:2005-7-11

执行日期:2005-7-11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有关部门:

    凉山是气象灾害多发区、重灾区。干旱、冰雹、大风、暴雨、雷暴、洪涝、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及衍生出现的灾害频繁,概率极高,点多面广,突发性强。每年因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多种衍生自然灾害给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占全州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严重威胁着我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和由气象原因引起的衍生灾害的防御,减轻和避免灾害损失,保护全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现就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各级人民政府的安排,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各级地方政府要深刻认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防御气象灾害工作的领导力度,深化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下大力气把防御气象灾害工作抓实抓好,切实建立和落实防御气象灾害责任制,突出抓好基层责任制的落实,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乡(镇)和村、组。

    二、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我州天气气候复杂多样,气象灾害季节性、立体性、地域性、突发性、重复性、多发性特点十分明显。各级气象部门要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重大灾害性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防御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气象设施和先进技术手段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力争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警报信息,尽力提高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发挥气象信息在防灾减灾中的先导作用。灾害性气象预报、警报由州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按职责分工发布,气象衍生灾害预报警报由有关单位与气象主管部门共同向社会统一发布。

    三、搞好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协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各县市政府要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实际,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搞好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提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气象、水文、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卫生、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教育、民政、财政、建设、交通、电信、广播电视、电力等有关单位要加强联系,协同配合,尽快完成信息和资源共享,及时相互提供雨情、水情、旱情、森林火情、植物病虫情、地质灾害险情、环境污染、饮水及疫情信息等监测预报和灾情信息。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环保部门要通过紧密配合和全方位合作,确保水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环境监测等信息快速传输和完全共享,以便对易于发生气象衍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

    四、广泛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报警报信息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移动通讯、互联网站等传播媒体在收到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要求播发的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应迅速及时、不讲任何条件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国计民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补充、订正的气象预报要及时无偿地增播或插播。各传媒单位都要无偿的广泛宣传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图形标识和防御指南,使之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掌握。

    手机气象短信服务平台、“12121”固定气象电话自动答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报刊气象服务栏目以及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等要迅速传播各类气象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在特别重大灾害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要采取手机短信群发方式进行快速传播,有关部门要保障其通信畅通、发送迅速。各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创造条件在城镇人口密集区、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大型工矿、旅游景点等地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设施,迅速传播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各种传媒向社会公众传播的气象信息必须是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实时信息,不得更改或者相互转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五、充分利用气象灾害预报警报信息搞好防灾减灾工作

    州、县、乡各级政府要根据本辖区易发灾害种类和易发区域,以气象历史资料和长、中、短期、短时、临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重要依据,制定各类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在接到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当地政府及防汛、救灾部门要迅速采取简便、快捷、有效的方式,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通知到区乡、村组,告知处于灾害高发、多发区域及危险地段的群众并启动防御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必要的人员疏散撤离,从思想、组织、人员、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做好防御气象灾害工作准备,把有关措施落实在灾害发生之前,确保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一旦发生,气象灾害救助工作能够迅速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主管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和各企事业单位及农村基层组织防汛工作负责人要主动开通和接受手机气象短信,以迅速获取气象灾害和其它灾害预报警报信息,避免和杜绝因信息不灵而导致决策指挥失误。出现灾害的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应当随时关注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预报警报信息。

    六、做好气象灾情调查

    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气象灾害出现过程中和过程后要立即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收集、分析、评估、审核和上报工作。气象灾害发生地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当地气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灾情调查和救助工作。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调查和救助工作,由县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

    气象灾情调查结果应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气象灾情的调查要实事求是,不得虚报、瞒报或迟报气象灾情。

    二00五年七月十一日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