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时间:2006-06-20

发文单位: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葫政办发〔2006〕47号

发布日期:2006-6-20

执行日期:2006-6-20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葫芦岛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葫芦岛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2006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辽国土资办发(2006)1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各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我市地质灾害灾情简况

  我市受地质环境背景、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植被发育程度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发育较为强烈。近几年全市降水量相对偏少,大雨或暴雨频率较小,干旱比较严重,未发生大的地质灾害。但在个别地区也发生了小规模地质灾害,2004年6月24日在建昌县汤神庙镇一场暴雨诱发了百年一遇泥石流,造成4人死亡和150间房屋冲毁;2005年8月8日至9日的强降雨造成连山区杨郊乡的两个尾矿库坝体被冲开,所幸没有造成伤亡和大的经济损失。今年3月6日,连山区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寺前社区河南部分居民房屋出现墙体开裂、地面塌陷,目前还不稳定。

  二、2006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预测依据

  1、我市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山区面积较大,采空沉陷区多,结构复杂,极易塌陷,危害极大;尾矿库容超标,坝体结构松散,极易溃坝,形成泥石流;尾矿、矸石山的碎屑堆积物和采石场堆积的废渣多,遇到大雨、暴雨,极易流动造成灾害。

  2、气象部门的降水趋势预测。今年夏季,降雨与常年同期相比,增多2-3成,台风个数明显增多。且雨量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明显。局部地区因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引发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二)地质灾害类型预测

  我市的地质灾害仍以采空区的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的崩塌、山区的滑坡和泥石流以及尾矿库潜在泥石流等为主。

  (三)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预测

  根据我市历年地质灾害情况统计、地质灾害分布及发生地质灾害的特点规律来看,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汛期。今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月末到8月末。

  三、地质灾害形成因素与重点分布

  (一)地面塌陷 指地表岩体或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

  我市老矿区较多,矿区地面塌陷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目前连山区有蛤蟆山矿区、兰家沟矿区、杨家杖子矿区;南票区有三家子矿区、富隆山矿区、大窑沟矿区、邱皮沟矿区;建昌县有冰沟矿区。另外,连山区还有虹螺岘镇大岭村南的岩溶塌陷区,汛期很可能诱发突发性地面塌陷,这些地区都应严加防范。

  (二)崩塌 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地质和地形条件、采矿、筑路、建设工程等经济活动开挖边坡、降雨是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

  我市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灾害隐患点很多。连山区有葫芦岛-建昌线K65+400 、K66+500处等崩塌点;南票区有暖池塘镇小洞村青云寺不稳定斜坡;龙港区有望海寺海岸带、兴城市沈山铁路K303+600处(原双树乡干柴村)、有樊屯公路(金樊村)段、东窑夹山咀海岸崩塌点、邴家屯东南海岸带、首山斜坡等多个崩塌点;绥中县有秋子沟乡、加碑岩乡和明水乡的多处崩塌点;建昌县有徐杖子、天桥、魏塔线K141+644-784(杨树湾乡石洞村)处等不稳定斜坡。

  (三)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我市的滑坡区主要有建昌县石佛乡大杖子村西沟叉、杨树湾乡马合村洞子沟滑坡区。由于滑坡具有突发性,应当注重灾害的预防工作。

  (四)泥石流 是指由大量的碎屑堆积物、崩塌物、风化残坡积物在汛期雨水或暴雨的作用下充分饱合后,使其自重增加,在岩土体内形成静动水压力,并沿着岩土体的软弱面和破裂面下滑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危害的主要表现为毁坏铁路、公路、桥涵、水利设施、房屋建筑,造成人畜大量死亡。

  我市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较广。主要有连山区钢屯镇的严屯和张家沟的邢屯泥石流区;有钢屯镇的小马沟、赵货郎沟、中兰家沟、赵屯,杨家杖子北岳社区等尾矿库的潜在泥石流区;兴城市有三道沟乡道沟村郭家屯;绥中县有秋子乡大杨树村等滑坡泥石流区;建昌县有老岭北沟、大石沟、石门沟、三道盘、小安水等泥石流区。由于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应当注重灾前的预防和灾后的抢救工作。

  四、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划

  连山区共有24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钢屯兰家沟沉陷区、杨家杖子沉陷区、蛤蟆山沉陷区、虹螺蚬镇大岭有15个地面塌陷隐患点。杨家杖子开发区寺前社区河南居民区要特别引起重视;在钢屯镇的曹田屯村(严屯)、钢屯镇张家沟邢家屯、钢屯马家村小马河沟尾矿库、钢屯镇赵货郎沟(尾矿库)、钢屯镇中兰家沟(尾矿库)、钢屯镇赵屯村北(尾矿库)、杨家杖子北岳社区(尾矿库)有7处泥石流和潜在泥石流隐患点;有山神庙乡葫-建线K65+400不稳定斜坡、山神庙乡葫-建线K66+500不稳定斜坡2处塌陷隐患点。

  南票区共有32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三家子沉陷区、邱皮沟沉陷区、大窑沟沉陷区、富隆山沉陷区有31个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隐患点;在暖池塘镇小洞村青云寺不稳定斜坡有1处塌陷隐患点。

  龙港区有3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望海寺新码头不稳定斜坡、沈山铁路(K303+600)双树乡干柴村北崩塌点、双树乡东窑村夹山咀海岸带塌陷隐患点。

  兴城市共有11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华山街道锦山机械厂铁路专用线、旧门乡金樊村樊屯公路、四家街道邴家屯村东南方海岸、首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家街道东八里村茶棚庵屯西侧铁路采石场、四家街道邴家屯夹山海岸带、药王乡六家村火石岭屯东侧公路、菊花岛乡北村九顶洞有10处塌陷隐患点;在三道沟乡头道沟村郭家屯有1处泥石流隐患点。

  绥中县共有19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秋子沟乡西山村,永安堡乡边外村、大甸子村、蟑螂铳村,加碑岩乡王家店村、黄土梁子村、骆杖子村楼房村、于杖子村、窝岭村,明水乡平河村、东洼子村等有18处塌陷隐患点;在秋子沟乡大杨树村有1处泥石流隐患点。

  建昌县共有12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汤神庙镇酒局杖子村,新开岭乡红旗村大石沟、青山村石门沟和尚房子杜杖子村王家窝铺和杜杖子村小安有5处泥石流和潜在泥石流隐患点;在素珠营子乡徐杖子村采石厂、老大杖子乡青龙源村天桥、杨树湾乡石洞村公路k141+644处有3处塌陷隐患点;在石佛乡大杖子村西沟叉子、杨树湾乡马合村洞子沟有2处滑坡隐患点;在雷家店冰沟煤矿有2处地面塌陷隐患点。

  五、地质灾害防治具体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

  市成立葫芦岛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名单、电话附后)。

  各县(市)区应成立相应组织,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统一组织和领导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好监测预防预报,群测群防,灾害现场调查工作。对发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提出具体解危措施,制定人员紧急避险和财产转移的应急方案。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责任人,要按照防灾责任制的要求,上岗到位,及时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及防治情况。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有关科普知识、典型事件,提高广大群众的抗灾、避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三)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成果,搞清本行政区内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类型、规模、危害,认真编制本行政区《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分布;明确各有关部门分工;提出防灾措施和具体要求;落实监测、报警和责任人;落实预警信号、人员撤离路线、医疗救治、自救互救方法等具体应急措施,要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户。

  各县(市)区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同时报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备案。

  (四)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责任。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工作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国土、城建、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履行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对威胁矿山、公路、水利等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所在地相关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对于威胁居民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监测。

  (五)发挥群测群防网络作用。各县(市)区要建好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提高群众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

  县级监测网由分管的县(市)区长负责,县级国土资源局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境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区)点的监测预警;进行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抢险救灾;负责该区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负责全区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乡级监测网由分管的乡镇长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区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进行日常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本地区内重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领导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宣传和自救工作。

  村级监测网由基层村民自治组织负责人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该村、组或社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进行日常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和自救的指导。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各级监测机构要密切注意观测前期降水量、暴雨强度,山坡、沟谷岩石动向,做好临灾预报工作,实现专业与群众防治相结合,群策群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

  (六)切实加强汛前和汛期险情巡查工作。汛期前,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隐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查和巡查。山区要重点巡查有潜在重大危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村民削坡平基形成的高陡边坡;矿区要重点巡查尾矿坝、废渣堆场及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公路沿线要重点巡查不稳定边坡、危岩体。对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汛期,基层组织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险情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按规定逐级报告有关部门,以便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就灾情发展做出预测,研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七)严格执行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在汛期各县(市)区国土部门及相关部门要有专人昼夜值班,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形成全市健全的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和应急指挥系统。一旦出现灾情,能及时赶赴现场,组织防灾救灾,并按灾情速报制度向上级报告。

  在汛期,市各行政部门的值班电话:

  市国土资源局    白天:3100159 夜间:3113142

  市建委       白天:3113234 夜间:3128000

  市水利局      白天:3113030 夜间:3113030

  市交通局       白天:2191567 夜间:2191567

  (八)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各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对所辖区内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做出预报,及时向县(市)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使政府及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部署防灾工作。并根据预报内容,结合以往灾情,及时组织,有重点做好避让工作。

  (九)做好应急救灾抢险工作。一旦有灾情、险情发生,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必须立即派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应急调查,并启动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立即派出工作组同当地行政领导一道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

  民政、卫生、商业、药监、公安等部门,应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部门应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通信、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保证地质灾害应急的通信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的运送。

  (十)做好灾情信息反馈工作。汛期过后,各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危害程度、成灾预报和防灾避灾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

  二○○六年六月五日

  附件:1、葫芦岛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李怀瑜  副市长

  副组长:闫廷玉  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有志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 员:李敏建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黄玉琦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孙松年  市水利局副局长

  魏 峰  市交通局副局长

  张彦平  连山区副区长

  甘建洲  龙港区副区长

  李树桓  南票区副区长

  姜海山  兴城市常务副市长

  樊大成  绥中县常务副县长

  王国贤  建昌县副县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李敏建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市、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及市建委、水利局、交通局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电话:3114989、3100159.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