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中共广元市委、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

时间:2006-06-14

发文单位: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 中共广元市委

文  号:广委发[2006]14号

发布日期:2006-6-14

执行日期:2006-6-14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

  发展乡村旅游,既是做大、做强、做优我市旅游产业,推动全市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又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壮大我市旅游产业的战略需要。乡村旅游是凭借乡村独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为对象,针对城市居民休闲趋势规划设计和组合的新型旅游产品,集观光、休闲和体验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拓展,是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和生态文化旅游的具体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功能定位,应高于“农家乐”,低于国家名胜景区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能充分、集中运用中央、省、市农村发展的政策优势,深度开发我市农村富集、居全省前茅的大山大水、天然生态,“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独特自然风光及其民俗民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等旅游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经济优势。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快速、稳定、持久实现城市消费资金向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转移,开辟这些地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有效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发展乡村旅游前景广阔。我市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形地貌及气象物候立体多变、类型丰富,原生态保护完好,自然风光雄奇秀美;乡土民居、乡土菜肴、乡土风情习俗特色鲜明;乡村蕴藏的历史文化深厚,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交相辉映。广元女儿节、凤舟节,苍溪梨花节,剑门豆腐旅游文化节,青川熊猫山珍节等民俗节庆活动经过多年发展,为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积累了经验。

  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平台,以调整旅游资源密集地区、地带农村经济结构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明确标准、突出特色、市场运作、业主(农户)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特色定片、主题定线、以线定点,把乡村旅游融入、丰富、深化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旅游主线,建成城镇郊区、精品旅游线路、省市际交通主干线沿线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全面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五)基本原则。

  ——搞好结合,借力发展。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农村文化、卫生、精神文明等建设紧密结合,统筹发展,实现以旅助农,以农强旅。

  ——准确定位,突出特色。要强化差异化定位意识,把我市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定位于本市市县中心城区,成都、绵阳以及甘南、陕南毗邻大中城市等自然风光、民俗和历史积淀差异度很大的大中城市居民。要明确不同景区、线路、景点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档次及阶段性要求。要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深入发掘乡村原生态、原生文化资源,突出以生态、民俗、历史为核心的“乡土”特色主题,打造每个乡村旅游线路(点)的鲜明旅游主题。

  ——规划先行,各方联动。要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快速度、主题新、景色特、质量优、价格廉”的要求,广泛吸收乡村旅游先行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挖掘我市后发优势,尽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首先突出城市、重要景区、精品大旅游线路和重要交通干线近郊和沿线这些重点,统一设计,分批开发,然后再向地处偏远的精典景区、线路扩展。市、县区、乡镇、村要四级联动,各级和各有关部门要协同作业,齐心协力打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战。

  ——创新机制,市场运作。广泛借鉴省内外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支持、保护一切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各种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

  三、抓紧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六)目标任务。2006年是我市乡村旅游启动年,各县区要建成1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景区、1条乡村旅游示范精品主题线路、十个AAA级以上等级的游客接待点(农户)。按照“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上台阶,五年见大效”的思路,到2010年,把我市建成对省内成、德、绵等大中城市和省外西北毗邻城市居民中具有高吸引力、强知名度的著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基本构成名牌乡村旅游格局。

  (七)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市县两级旅游领导小组在今年年底前,牵头组织专门班子,抽调得力人员逐乡、逐村、逐组开展“地毯式普查”,把全市乡村中的奇山异水、乡风民俗、名胜古迹逐一登记上报市旅游局,重点景观还应制作影视资料层层上报。各级国土、水利、林业、农业、文化、环保等部门要大力支持配合。通过普查,要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的详细分布,绘制成图,辅之以图片、音像资料,建立旅游资源档案。要对各类资源的开发现状作出正确“诊断”,对其开发价值作出科学评价和总体规划。近期在7县区各遴选1个作为首批开发的示范区。

  (八)修编完善我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市旅游局要在修编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农工办、农业局要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县区及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市、县两级要根据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专门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县区乡村旅游规划。

  (九)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控制性详细性规划的编制。各县区要在全市和区域旅游总规指导下,做好乡村旅游重点地区的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的开发详规,乡村旅游景区、线路、食宿点,必须坚持“融入生态美景、收获乡村快乐”基本理念,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景观要原生态、天然本色,但生活设施通讯条件必须现代,绝不能因“乡村”而浅鄙粗陋。现有乡村旅游点要制定标准化的升级改造规划。规划要在有效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的监督、指导和引导,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市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快培育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十)着力打造生态景区生态线路。以建设生态广元为目标,以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为载体,建成一批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和线路。

  (十一)着力建设农业观光旅游区。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以产业结构的多样性打造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十二)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深入挖掘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内涵,打造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精典产品。建成1—2个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红军文化精品乡村主题旅游线路。

  (十三)着力发展旅游特色服务和商品。要注重把握当代旅游的新潮流和新趋势,培育和形成对自驾车游、山地自行车游、徒步背包游、单位集体活动游、家庭休闲游、旅行社组团游等针对性强的分类优质服务项目。要加速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具有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旅游接待宾馆、农户和乡土特产购物商场。

  五、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十四)抓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旅游道路、通讯、水电、卫生等基础设施改(扩)建力度,指导乡村旅游接待户进行客房、洗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上档次改造,不断优化接待条件,完善服务功能,为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打好基础。要把乡村旅游规划区内的村、组率先纳入生态小康新村建设范畴,率先把生态小康新村建成接待游客的“群落型农户宾馆”。

  (十五)抓好乡村旅游服务人才培训工作。要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力争今、明两年内,做到乡村旅游地区每户农家有1名“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明白人”,以他们为骨干,快速影响、带动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

  (十六)抓好乡村旅游示范区上等升级。参照全国旅游示范区标准,制定颁布《广元市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区管理,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区和线路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现有“农家乐”的改造升级,又快又好地推动乡村旅游的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体制

  (十七)实行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加快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建设。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用于乡村旅游规划、人员培训、资源保护、招商引资、市场开发、宣传促销以及乡村旅游点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与自筹资金相结合,坚持农民户办、多家联办、城乡居民合办、城市居民承包独办、旅行社承包(租赁)创办、业主成片租赁承包开发或与区内农户股份化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创办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十八)建立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扶助机制。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乡村旅游地优先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地优先覆盖。实行市直部门发展乡村旅游包村责任制,制定帮扶目标,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服务,切实推动旅游强村建设。

  (十九)完善扶持优惠政策。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涉及到的规费收缴,各相关部门可以减免的要一律减免,不能减免的,必须按最低标准核收。凡市政府出台的扶持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均可参照执行。

  (二十)创新宣传促销手段。市、县两级要制定乡村旅游整体和重点促销方案,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包装,将乡村旅游精品不断推向市场。市县两级主要媒体,要把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地宣传乡村旅游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之一,明确责任,制订目标,扎实实施。已有市区主要游客聚集地、国家著名景区、市级精品线路和景点,均应设立乡村旅游宣传促销窗口、明确导游促销措施。旅行社、宾馆饭店、休疗单位等旅游企业要密切合作,努力推销乡村旅游产品。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发展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发展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市旅游局、农工办、农业局、林业局、文化局、水利农机局、规划建设局、发改委、扶贫办、以工代赈办、督查室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络协调。各县区要比照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十二)逗硬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乡村旅游建设单项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旅游局、农工办要抓紧编制乡村旅游工作目标,通过党委、政府目标管理单位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进行目标考核,逗硬奖惩。

  (二十三)形成“优先”制,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国土、规划部门要对兴办乡村旅游项目优先审批,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交通、公交等部门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要优先开辟旅游专线班车,方便市民游览。财政、发改、农业、旅游、以工代赈、扶贫办等部门要优先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各县区财政也应优先建立相应配套扶持资金。旅游、工商、公安、卫生、农业、质监、税务等部门要制定完善乡村旅游相关服务标准和管理措施,在餐饮、住宿接待、卫生、安全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诚实守信、文明经营。宣传、文化、旅游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优先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营造全社会支持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发改、公安、工商、税务、卫生、物价、电力、水务、畜牧、民政、教育、通讯等部门要优先加大扶持力度,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中共广元市委、广元市人民政府
  2006年6月14日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