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青政办[2006]64号
发布日期:2006-4-28
执行日期:2006-4-28
生效日期:1900-1-1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举办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对于进一步弘扬青海优秀民族文化,推介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全省各族人民构建和谐青海的信心,树立青海改革开放新形象,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和活动组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按照《总体活动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圆满成功。组委会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于6月10日前报活动组委会。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方案
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青海,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树立青海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形象,现制定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我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主题
以“高原花儿红了”为主题,以河湟文化旅游板块、青海湖文化旅游板块、江河源文化旅游板块、昆仑文化旅游板块、热贡文化旅游板块等五大板块为主要内容,打造民族民间文化精品,吸引国内外文化艺术,带动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民族特色文化。通过文化旅游节,繁荣文化艺术,带动旅游发展,培育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突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突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争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旅游节活动要异彩纷呈,注重文化艺术展示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政府组织与专业、业余队伍相结合、保护利用青海原生态文化资源与创新相结合、提升欣赏品味与文化特色相结合,使各族群众充分感受文化旅游节的独特魅力,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果,丰富和活跃精神文化生活。
四、组织形式
主办:青海省人民政府
承办: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格尔木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6年7月28日—8月15日
五、活动内容
(一)河湟文化旅游板块
1、第四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暨第二届三江源奇石展
7月28日—8月15日,在省博物馆、新宁广场两侧分别举办第四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和第二届三江源奇石展。开展前举行简短而隆重热烈的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工艺美术展内容:民族服饰、民族首饰、民族日用银器、藏传佛教艺术、玉石雕刻、艺术藏毯、艺术壁饰以及唐卡、雕塑、刺绣、剪纸等几十个大类、几千个品种,民间艺人当场献艺。奇石展内容:邀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奇石协会和石商参展,荟萃全国各地的奇石名品、精品、珍品几万件;邀请国内奇石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和10多个国家奇石界相关知名人士及该国驻华文化参赞出席,力求将奇石展办成规模大、档次高的国际性观赏石及民间收藏的盛会;共举办观赏石文化研讨会、观赏石文化书会、企业家与收藏家联谊、江河源奇石高峰论坛、观赏石文化讲座、赏石文化推广报告会、购买采集奇石精品路线游等七项活动。除西宁主展区外,在平安、湟中、贵德、大通设5个分展区。除省工艺美术专业公司、企业、个人和各州地市县组团参展外,工艺美术品展和奇石展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引省内外客商参展,展销结合,扩大影响,增加收入,有力推动我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产业的发展。展销活动以突出青海特色为主,同时邀请巴基斯坦、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地的民间工艺美术组织参展。
2、王洛宾杯—2006西部经典民歌演唱会
7月29日晚,在西宁体育馆(或人民剧院、会议中心、露天广场、公园)举办2006西部经典民歌演唱会。内容为:特邀西部十二省(区、市)著名民歌手演唱本地最具代表性和原生态特色的经典民歌,如青海的花儿和拉伊、广西的侗族大歌、山西的左权民歌、内蒙古的长调等。演唱会在创意、编排、服装、舞美等方面要突出浓郁的西部风情和民族特色,富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感染力,从形式和内容上充分体现出祖国西部民族的众多、民歌的浩瀚、文化底蕴的深厚、人文资源的丰富,及其散发出的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整台晚会要独具匠心、特色和魅力,着力打造成为精品、品牌,使之不仅代表青海,更代表西部。演唱会由青海卫视现场直播。演唱会的组织运作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市场化方式,并与旅游部门联合,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尝试售票。
3、青海民族风情展演周
展演周活动将集中体现省内外、国内外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集中体现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7月30日—月6日,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和中心广场,组织10台省内、国内及国外民族民间艺术团体进行原生态民俗文艺的展示。其中,省内团体以我省推荐申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为主要内容,组织民问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民俗等节目进行展示;国内团体拟邀请云南迪庆州民族风情歌舞、河南嵩山少林功夫、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节目进行展示;国外团体拟邀请墨西哥瓦哈卡州民间艺术演出团、南非民间艺术演出团等节目进行展示。12台节目于7月30日至8月5日,在新宁广场和中心广场各演出一场,8月6日为颁奖演出。
第二阶段:8月8日—13日,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和中心广场举办全省特色群众广场文艺比赛,比赛采取社会报名方式,条件不限,旨在展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社区、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成果。新宁广场进行比赛,中心广场进行展示。比赛设单项奖和综合奖若干,8日—12日比赛,13日为颁奖演出。
4、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
7月1日—4日(农历六月六期间),在贵德县黄河边举办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内容为:邀请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及省内“花儿”歌手参加比赛和演唱,进一步提高青海“花儿”知名度,扩大“花儿”的影响力,形成品牌。7月4日,在新宁广场举办获奖歌手演唱会。
5、全省专业文艺会演
8月6日至15日,在省人民剧院举办省、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艺会演,内容为:检阅和展示近年来全省专业舞台艺术创作和演出的成果;会演设单项奖和综合奖若干;会演可尝试与旅游部门联合,加强宣传和推介,面向社会售票;会演颁奖晚会即为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闭幕式。
6、青海省藏族民间传统棋艺表演赛
8月1日至6日,在西宁举办全省首届藏族民间传统棋艺表演赛,比赛要突出民间特色,以挖掘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发现民间棋类人才为宗旨,展示我省历史悠久、植根民间、深受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棋类。比赛从全省各地遴选最优秀棋手赴西宁进行表演赛,由青海电视台实况转播、评论员现场评论。
7、青海图书展销活动
8月4日至6日,与第二届三江源奇石展同时进行。在新宁广场举办青海省图书展销活动,由青海人民(民族)出版社、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公司、青海省外 、文化、科技、民族宗教、少儿等方面的图书和音像、电子出版物,并以优惠价格出售,同时向读者宣传推荐新书、畅销书,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青海湖文化旅游板块
该板块活动由海北州人民政府负责,围绕环青海湖文化旅游资源特点,突出民族风情、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族体育活动等。活动内容为:以第三届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第六届门源祁连山之夏油菜花节、第二届刚察观鱼节为主,同时举行“2006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国·青海海北”摄影、征歌、民间故事征集活动,传统文化娱乐活动、民歌演唱会、民族歌舞(服饰)演出,电影晚会、篝火晚会等。
青海湖文化节
包括:第三届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第六届门源祁连山之夏油菜花节、第二届刚察观鱼节
时间:7月份
地点:海晏县、门源县、刚察县
(三)江河源文化旅游板块
该板块活动由玉树州、果洛州人民政府负责,围绕江河源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孕育的丰富的宗教文化、民族艺术、民间传说、民俗活动等,呈现雪域高原博大、深邃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世界。内容为:玉树州的活动以一年一度传统的结古镇扎西科草原赛马会为主,同时举行赛马、赛牦牛、马术、民族歌舞及服饰表演等,吸引四海宾朋旅游览胜。果洛州的活动以第三届玛域格萨尔文化节为主,同时在久治县设分会场,举办年宝旅游节,以赛马为主要活动内容。
1、玉树赛马会
时间:7月25日开始,历时5—10天
地点:结古镇扎西科草原
2、第三届玛域格萨尔文化节
时间:7月28日—8月3日
地点:玛沁县、久治县
(四)昆仑文化旅游板块
该板块活动由海西州人民政府负责,格尔木市人民政府承办,围绕昆仑文化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的主题,以盐湖文化、柴达木精神、高原兵城、青藏线等为内涵,借青藏铁路正式运营通车的重大历史事件,大力宣传、推介和打造青海昆仑文化及中国盐湖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内容为:以2006中国盐湖城文化旅游节为主,包括《柴达木情》大型文艺演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玉珠峰登山节、昆仑花儿会、群众性社区广场文艺演出、音乐舞蹈戏曲大赛、报影书画展、军民共建文艺演出、《辉煌柴达木》交响乐焰火晚会、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民俗小吃美食展等。
(五)热贡文化旅游板块
该板块活动由黄南州人民政府负责,同仁县人民政府承办,围绕热贡文化不仅在安多藏区具有代表性,而且在青藏高原也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强势,以“热贡-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热贡神秘独有的民俗风貌,继续打造热贡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内容为:以第二届热贡艺术节为主,包括《梦起高原·歌飞同仁》大型文艺演出(青海电视台藏语部、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部现场直播),热贡藏戏调演,热贡艺术作品展销会,藏乡“六月会”,皮影戏、龙鼓舞、神舞、军舞、於菟舞及特色藏舞表演,民族服饰表演,乔勒、勒扎西、德毛、酒曲、弹唱等民歌演唱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名区研讨会,国际根顿群培学术研讨会,赛马会,热贡“一、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推介等。
第二届热贡艺术节
地点:同仁县
六、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为加强对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成立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组委会。组委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邓本太 副省长
副主任:解 源 省政府副秘书长
曹 萍 省文化厅厅长
吴大伟 省旅游局局长
成 员:周贤安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司法臣 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陆元庆 省公安厅副厅长
张国生 省财政厅副厅长
沃 赛 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张承伟 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王则山 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角巴东主 省文联副主席
周勇智 西宁市副市长
巨克中 海东行署副专员
董杰人 海南州副州长
文占发 海北州副州长
任尚文 海西州副州长
秦东华 黄南州副州长
王秀琴 玉树州副州长
吉 玛 果洛州副州长
张 云 格尔木市副市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文化活动组、旅游协调组、宣传组、会展招商组、安全保卫组、接待组。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职责为:
(一)组委会办公室
主 任:曹 萍
职 责:具体负责组委会的日常事务,组织审定各项文化活动方案,做好各项文化活动的协调工作。
(二)文化活动组
组 长:杜新琴
副组长:郭彦曾 李晓燕
职 责:组织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简短开幕式和闭幕式、王洛宾杯—2006西部经典民歌演唱会、青海民族风情展演周、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全省专业文艺会演等文化活动;做好各项文化活动的协调、沟通工作;负责各地文化活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三)旅游协调组
组 长:吴大伟
副组长:徐 浩
职 责:制定旅游活动总体方案及负责各项活动的实施;负责旅游产品、线路的推介、展示、宣传、促销等工作;围绕文化旅游节活动安排,积极组织国内外旅游团队。
(四)宣传组
组 长:周贤安
副组长:刘力群 白居璧 牛海民
职 责:制定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宣传工作方案并负责实施;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外宣办、青海电视台、青海日报、省广播电台等单位配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做好筹备及文化旅游节期间的宣传工作;负责文化旅游节主要文化活动的节目直播、录播等工作;做好各项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五)会展招商组
组 长:杨自沿
副组长:康海民 周斌
职 责:制定并实施第四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和第二届三江源奇石展方案;协调民族文化节活动期间的招商和文化项目的推介工作。
(六)安全保卫组
组 长:陆元庆
副组长:苏健荣
职 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方案;负责演出场馆、主要领导、演员驻地以及文化节各项文化活动的安全保卫和交通管理等方面工作。
(七)接待组
组 长:郭力平
副组长:丰 雷 席 健
职 责:由省委接待办牵头,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外办配合,负责民族文化节期间的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领导、国内外重要来宾的食宿接待和活动安排。
各州、地、市政府(行署)主要职责:
西宁市政府:负责文化节期间西宁市及市区主要街道的喜庆气氛营造、环境卫生等工作;根据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方案,以县区为单位,精心组织市区中心广场、新宁广场的文化演出等活动;负责推荐选送参加全省性文化活动项目。
各州、地政府(行署):根据本地实际,认真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重点组织已纳入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方案的文化活动项目;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负责推荐选送代表本州、本地区最高水准的节目,积极参加全省性文化活动项目。
七、民族文化旅游节推介及宣传工作
通过举办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推动我省瑰丽的人文自然资源、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与高原旅游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体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主旨,做到旅游活动与青海独特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与地方特色浓郁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固定的文化演出品牌和文化演出场馆(所)相结合。
旅游协调组要在文化旅游节期间,紧紧围绕各项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好旅游线路,组织好旅游团队,深入各活动点旅游观光、感受风情,力争使节庆期间的游客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充分体现出文化旅游节在带动我省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文化活动组要配合旅游协调组并提供相关的文化活动的文字、音像、图片等资料,与旅游部门做好节日期间文化活动的安排与接待游客的衔接工作,确保文化、旅游两个效益并举,互惠互赢。
宣传组要全面部署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的宣传报道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总体宣传方案。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各地区和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组织各类新闻媒体深入五大板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场所,进行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宣传,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问文化活动和旅游资源,使全社会关注、支持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同时积极与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联系协商,大力宣传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在重要网站发布信息和进行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宣传,进一步扩大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在国内外的影响,促进对外开放。各地区要紧紧依托各类宣传媒体,深入报道反映自身板块内容的文化旅游节活动,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要加强文化旅游节重要宣传内容与其他省区新闻媒体的交流。
八、其它
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
联 系 人:李晓燕 郭彦曾
联系电话:0971—8211790、8239452、8244928、8244564
传 真:0971—8244560
地 址:省政府西二楼
邮 编:810000
2006年4月
附件:
第三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总体活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