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鲁政办发〔2008〕44号
发布日期:2008-7-31
执行日期:2008-7-31
生效日期:1900-1-1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文化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关于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意见
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二○○八年七月十四日)
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38号)要求,现就我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村电影工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农村电影工作,解决当前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二、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电影改革,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二)目标任务。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普及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提高放映质量,加强和完善放映基础设备建设,培育农村电影放映新主体,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与数字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放映过渡,不断扩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到2010年实现全省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三、政策措施
(一)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建设数字电影地面卫星接收站,建设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数字电影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数字放映为龙头、院线为纽带、政府扶持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制,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新模式。要统筹规划、科学布点、扩大覆盖、形成网络,逐步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数字化放映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电影放映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快捷、方便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
(二)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要面向市场、面向农村,实行股份制、院线制,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电影经营新格局。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发展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多种形式的放映队伍,大力推动国有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股份制、院线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个体放映队“带机入伙”参加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放映活动。
(三)建立省市县政府和社会多渠道投入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延安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补贴费包括影片购买费(含数字电影版权费)、放映交通运输费、放映人员劳务费和数字放映设备折旧费。按照每场200元的标准,省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给予40%、60%、80%的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分担。2008年达到80%的覆盖面,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各级发展改革、财政、文化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场次补贴资金、设备购置资金的协调、管理和监督。省发展改革委协调从省基建基金中安排部分借贷资金,由放映主体用来购置放映设备,并以放映场次补贴中的设备折旧费等资金予以归还贷款。
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组织领导,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和保障体系。各地要根据省里的统一安排,抓紧制定和完善“十一五”期间放映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公益电影放映补贴资金,保证资金投入。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建立由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牵头,文化、财政、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落到实处。
省文化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购置资金以及基建基金贷款归还等管理办法,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