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天津开发区刑事辩护律师 追赶他人导致溺水死亡的行为定性

时间:2012-03-23
      [案情]200712月,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港口装卸货物时,因与李某相撞而发生口角,张某遂怀恨在心,随后纠集5人手持棍棒欲教训李某,李某见势不妙,立即逃跑,张某等人紧追在后,并用棍棒和拳脚将其打成轻伤。后李某狂奔逃至一渔船上藏匿,不慎因站立不稳而落水淹死。张某等人找不到李某,以为李某已逃走,也就各自离开现场。后案发。

  [分歧]司法实践中,围绕张某等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是否对李某死亡的结果承担责任,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等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但对李某死亡的结果应作为量刑情节来考虑。

  [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张某等人的行为与李某溺水死亡之间没有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从案发实际情况看,被害人李某为躲避追打而藏匿于一艘渔船内,这并不是其唯一可以逃避伤害的方法。而张某等人的追打行为仅仅造成李某藏匿于渔船的后果,并未直接致使李某死亡。倘若李某心理素质良好,且没有不慎落水,或者落水后因水性良好而能自救,就不会造成自己溺水死亡的结果。因此,水性不佳、自行溺水才是引起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本案存在两个因果过程,一是张某等人的追打行为引起了李某藏匿于渔船的后果,二是李某心理素质不稳及水性不佳造成了自行溺水死亡的结果,前一因果过程对于后一因果过程的发生虽有一定的牵连,但两者之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即张某等人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是一种偶然因果关系。

其次,在偶然因果关系的条件下,要求本案行为人承担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