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 变造货币罪

时间:2009-08-11

 

 

    一、概念

 

    变造货币罪(刑法第173条),是指对真货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造,使其改变为面值、数量不同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金融管理秩序。变造不同于伪造,变造是以真货币为基础加以挖补、剪贴、拼接,伪造 则是以假材料非法仿制真币。本罪的设立把变造货币的行为从伪造货币的行为中独立出来,把两种犯罪明显区别开来。

 

    三、认定

 

    本罪最高刑为10年以下,而伪造货币罪最高刑为死刑,因此正确区分两罪十分重要。区别点为:                               

    (一)“变造”,是在原货币基础上加工处理使其虚假增值,“伪造”则系无中生有,将非货币物质加工为货币。                   

    (二)变造后的货币,有原币成份;伪造的则没有,或完全改变形态,如将真实金属币融化铸为面值更大的货币;                 

    (三)变造假币一般要投入原币成本,数量也不很大,而伪造则可以大量进行,危害更大,因此处刑不同。 

   

     四、处罚 

               

     1、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五、法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                                            

第一百七十三条 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

                  200098 法释[200026号)                  

      第六条 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 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5

  二十、变造货币案(刑法第173)

  变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