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担保风险分担模式分析
2009-03-17 19:09:56 作者:资金管理网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担保业资本实力和担保规模快速增长,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担保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作用也未能全面发挥。为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和机制环境,引导其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对完善现代化信用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福明
眼下,对于资金链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找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是不得已之举。然而,由于我国担保公司普遍承担着100%的担保业务风险,过高的风险责任使担保公司对于担保业务慎而又慎,相对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来说,贷款担保最终成为杯水车薪。
业内人士建议,考虑到我国目前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承担风险大及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在财力上加大支持,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分担担保公司的业务风险,以切实解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金融危机加剧担保难
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企业资金链普遍面临紧张局面。但由于一些企业没有资产可供抵押,使得银行不敢轻易放贷;而担保公司也往往由于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差,难以为真正需要贷款担保的公司提供担保。
据山东省担保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淑红介绍,山东省担保机构数量与担保资金总额处于全国前列。截至2008年10月底,山东省具有一定规模的担保机构359家,注册资金132亿元,但当年担保金额只有175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只有40家。有大量的担保公司因注册资本金比较少,没有银行愿意与其合作,难以开展业务。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现象仍较突出。2008年以来,淄博市银行贷款1400亿左右,80%以上面向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放贷规模只有100亿元,其中经担保公司担保的不到1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担保业务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这里除了担保公司规模小外,还因为企业抵押物少,一些企业的土地、厂房多是租赁的,具备贷款条件的较少。
担保机构创新能力不足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些担保机构成立之初就热衷于个贷、投资等高盈利担保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开展不多,再加上专业人才匮乏,致使担保机构缺乏足够的业务品种和创新能力。淄博融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担保协会副会长赵长胜说:“当前,一些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使担保业务更难开展。对于公司的发展总体处于一种慎重态度,本来的增资计划,现在要推到经济复苏时再增。先自保,再救人。目前,公司为加大风险控制,一笔业务不会超过500万元。当前,必须创新风险共担模式,否则很难开展新的业务。”
担保机构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公司是一家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路很好,但有时却难以为几百万元贷款提供抵押,就是因为我们是租的厂房。银行嫌贫爱富太严重了!”在淄博高新区,淄博桑特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华锋对银行贷款一脸的抱怨。
记者在山东采访时看到,无论是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还是民营企业,均面临担保风险难以掌控的情况,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担保公司开展业务更加谨慎,根本难以满足一般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需求。
而目前担保公司普遍因规模比较小,难以承担过多风险。据了解,目前山东省内的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本金只有3400多万元,一家担保公司如果出现两笔坏账就可能垮掉。山东省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省国资委下属一家国有担保公司,公司副总经理王葆奎说:“好的企业不用你担保,而差的企业担保公司又不敢担保。我们从开业至今做的业务,多是固定的老客户,就怕做新的企业。”
据王葆奎介绍,前期为一个钢铁贸易企业提供担保,但由于钢价下跌企业还不上贷款,使担保公司处于被动。因为之前出现的担保风险,这家担保公司不得不为受担保企业销售新闻纸和地板砖。
山东省中小企业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徐田军认为,目前担保企业承担的风险太大。据介绍,担保机构除交纳10%-20%的保证金外,还要承担100%的担保风险,而银行方面根本不承担任何风险。目前,国家虽有《担保法》,但没有规定银行方面具体的风险分担比例。这种情况使得规模较小的担保公司,有一点风险也不敢干。
“现在银行最舒服了,银行把中小企业放款风险全部给了担保公司。只要我们出保,有的银行连现场都不看,稳赚利息。应适当分配银行的风险比例,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平衡各方利益。”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分担风险需要政府援手
目前,山东省由政府控股或参股的担保公司约占16%,80%以上是商业化运作。为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山东省最近提出,支持每个县至少设立一家担保公司,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要设立3家至5家。山东省确定从今年起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至少安排6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担保机构建设。
山东省部分担保业内人士认为,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有效的融资平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还需政府从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扩大担保公司实力,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山东省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葆奎说:“担保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以政府为背景,如果全部靠市场化没有出路。现在对流动资金担保控得很死,相当于对中小企业担保越来越少。我们公司从成立到现在,没什么大的发展,只能量入而出。”淄博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淄博市担保业协会会长孙钰认为,政府出资能起四两拨千斤作用,依靠政府的诚信支持,更容易与银行进行合作。
二是建立配套的风险补偿机制,分担担保风险。现在担保企业多数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为主,而中小企业多数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才由担保公司介入,相对担保风险也较大。山东省中小企业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徐田军说:“由于政府主要考核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亏损了要追究责任。这就限制了政府投资主体的担保公司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对此,政府方面应建立合理的配套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注入风险资金,促使其做大做强。
三是加强担保行业监管。王葆奎认为,担保业务本身就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目前,这个行业没有门槛,没有监管部门。担保业是一个准金融行业,国家应在法律上设定准入门槛。
担保业洗牌在所难免
本报实习记者 杜雅文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信用担保同业公会会长、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小杭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中小企业目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这会让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担保机构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担保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扶持,更需要自己苦练内功。
风险如何分担市场说了算
中国证券报:目前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担保机构普遍承担100%风险。一些担保公司认为,应从法律法规上规定银行参与分摊担保业务风险,并提出银行需承担30%风险的建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叶小杭:风险共担的银保合作不是谈判出来的,也不是靠政府强制规定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来的。以深圳担保中心为例,从第一家合作银行开始,担保中心与每家银行的合作中均坚持风险“八二分担”的原则。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银行业务有益且有效的补充。因为面对中小企业短、少、急、频的贷款需求,银行不可能花大量精力去获取对称信息,这就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留下了市场空间。对银行来说,有专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做好前期充分调研,并分担信贷风险是一件好事。银保之间应站在一个“战壕”里,共同防范风险,这也是银保风险分担的基础。
即便国家出台法律法规,银保风险分担也要按市场机制运行。目前,有关政策已经提出鼓励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实现风险分担,但落实到具体的担保企业,银行是否愿意分担以及分担多少,还是要根据银行自己的审核判断。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会从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人员素质、履约能力、经营作风、风险控制等方面考虑。这就要求担保机构苦练内功、自律严谨、规范运作,踏踏实实经营担保业务,树立诚信形象。
担保行业洗牌已经隐现
中国证券报:随着金融危机到来,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面临困境,这对担保行业的影响有多大?目前担保行业出现了哪些问题?
叶小杭:客观上,中小企业的违约率上升,担保机构、担保行业风险增大是肯定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去年以来,并将延续到今后一段时间,担保行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特点,就是那些“内功好”的优秀担保机构将赢来更多机遇。“内功好”指的就是经营方向正确、风险控制能力强、从业人员素质高等。反之,一些资本金被挪用、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手段和能力的担保机构将会在本次金融风暴中受到巨大冲击,甚至会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证券报:目前银行都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有担保业人士认为这会压缩担保市场空间。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叶小杭:在一些金融发达城市,银行竞争非常激烈。优质的大企业客户资源有限,有远见的银行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是一块蕴含巨大潜力的市场。尽管这部分业务目前所占据的份额并不大,但是对企业从小培养扶持,建立感情,将为未来赢得先机。
从总体上讲,银行重视中小企业市场是有利于担保行业发展的。当然,一些担保机构的优秀客户也将直接成为银行客户。如果把中小企业融资看作金字塔,塔尖部分是银行的直接客户,其下部是不具备贷款必要条件的中小企业,金字塔中层就是担保机构和银行来互动发展的部分。担保机构通过对这类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使其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使首贷中小企业在金字塔中的边界下移,层带拓宽。同时,优秀的中小企业经过担保扶持,将成为银行的直接客户,金字塔顶层的边界也将下移。
所以,应该辩证地看待来自于银行方面的“竞争”,要认清担保机构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地位。担保机构必须苦练内功,通过加强市场开拓、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创新业务品种等方式赢得发展空间。
政策呵护暖意会更浓
中国证券报:中小企业要过冬,担保行业就必须起到应有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担保机构数量多、资金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您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应如何推动担保行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叶小杭:如果说信用担保行业是中小企业过冬的一件棉袄,那么就希望政策环境能够替这件棉袄加些丝绵。棉袄加厚了,暖意会更浓。
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明确提出,要通过注资和风险补贴的方式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如果这两项政策能够迅速落实,有关部门能为担保机构注资,提高担保机构资金实力,促进优秀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并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这将会使更多中小企业受益,更好地御寒过冬。
中国证券报:经济危机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担保行业市场份额是否会萎缩?深圳担保中心会缩减业务吗?
叶小杭:当然不会缩减业务。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更加增大,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品种、积极运用政策扶持等方式,抓住市场机遇,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当然,风险增大给担保机构的判断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担保机构一个难得机会来认真审视发展战略、项目评审、风险防控、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反思和调整找准未来发展方向。
假如把中小企业分成三类,一种是成长性较好的,一种是维持经营的,还有一种是走下坡路的,他们比例为3:5:2,担保机构的主要客户是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现在经济危机到来,使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比例降低为20%,走下坡路的增加为50%,维持经营的有30%,担保机构选择的市场空间的确比以前小了,这就要求担保机构有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场发掘能力、项目评判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从30%维持经营的企业中寻找客户,择优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