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哪些情况下可以裁员?但这些人不能裁。

时间:2017-07-04

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人员。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克服经营困难的内在需要和通常作法,法律予以允许。但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法律对用人单位裁员作了一些适度的限制。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哪些情况下可以裁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单位可以裁减人员,但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用人单位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哪些人员不得裁?

 

根据《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裁减下列人员: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来源:网络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