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首页 >> 法律资讯

浙江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

时间:2008-07-03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  号:省政府令第245号

发布日期:2008-7-3

执行日期:2008-8-1

生效日期:1900-1-1

  《浙江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吕祖善
  二○○八年七月三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粮食流通管理应当遵循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鼓励竞争与规范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公平交易,保障粮食安全。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安全负全面责任。省人民政府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负责本省粮食供需总量平衡。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

  发展改革、工商、财政、价格、质量技监、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二章 粮食经营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粮食经营者,是指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第七条 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粮食收购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工商登记规定的相应类型经济实体注册资金的要求;

  (二)拥有或者租赁的粮食仓储设施符合国家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规定,并配备必要的清理、计量、测温等设备;

  (三)配备相应的粮食水分、出糙率、杂质、容重检验(化验)设备;

  (四)具有两名以上专业或者兼职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人员。

  第八条 申请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应当向工商登记地的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资金、仓储设施、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作出许可决定,经公示后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对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 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要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期申请。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该粮食收购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十条 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经营行为规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

  (二)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

  (三)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

  第十一条 粮食销售者应当遵守下列经营行为规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质量标准、卫生标准;

  (二)不得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三)不得囤积居奇、垄断或者操纵粮食价格;

  (四)不得欺行霸市,强迫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的交易条件。

  第十二条 建立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禁止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陈化粮(重度不宜存粮食,下同)销售的管理。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的办法由省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三条 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从事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加工企业应当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并向所在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

  粮食流通统计的具体办法,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统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四条 粮食行业协会应当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倡导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为粮食经营者提供咨询、评价、技术指导等服务。

  第三章 粮食市场调控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基金的来源、使用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粮食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县级以上粮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农业、统计、质量技监、卫生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及时发布粮食生产、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粮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确定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应当按照粮食市场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真实、及时、准确提供粮食价格、库存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六)将监督检查报告以及相关资料归档。

  第二十八条 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对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粮食经营者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被检查者对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挠、干涉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一条 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情况属实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罚款:

  (一)欠付1个月以上2个月以下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欠付2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的,可以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欠付3个月以上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暂停或者取消其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二条 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从事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加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报送粮食收购、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虚报、瞒报、拒报的,处5000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暂停或者取消其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作出许可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许可的;

  (三)违反规定管理和使用粮食风险基金、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以及其他有关专项资金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除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以外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Copyright © 2023 捍卫自由刑事辩护defend-lib 版权所有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