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08-12-3
执行日期:2008-12-3
生效日期:1900-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8〕122号)文件,结合工商机关法定职责,切实落实《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乳制品市场秩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奶业整顿和振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整顿和振兴工作,特别是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务院下发了专门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序、有效的处置措施,并对进一步整顿和发展乳制品行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将奶业整顿和振兴工作作为维护奶业市场秩序和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按照监管与发展、与服务、与维权、与执法相统一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解决市场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乳制品市场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切实履行工商机关法定职责,认真整顿和规范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秩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纲要》精神和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充分发挥工商机关职能作用,积极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创新监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要按照建设现代奶业这一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工商机关职能作用,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加大支持服务力度,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认真落实产业政策,积极促进奶业结构优化调整。要认真贯彻落实乳制品产业政策和市场主体准入政策,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要严格审验有关部门许可文件,严把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并切实做好支持奶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力支持东北、华北、西北重点产区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环境友好型乳制品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
(二)加大服务力度,积极促进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引导、扶持、鼓励广大奶农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进一步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绿色通道”,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申办者提供咨询服务和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发挥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在维护奶农利益、为奶农提供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三)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积极规范生鲜乳交易行为。广泛宣传和大力推行农业部会同工商总局统一制定的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会同农业部门指导监督生鲜乳购销双方遵照执行,依法协调解决合同争议和纠纷。
(四)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乳制品企业商标战略。要在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乳制品商标的行政保护力度的同时,创造更加有利条件,鼓励乳制品企业培育、使用自主商标,积极支持乳制品企业实施商标发展战略,注重商标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创造知识产权优势。
(五)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积极营造服务奶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配合农业部门依法做好奶站专项整治行动,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维护公平竞争,促进乳制品正常流通,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推动乳制品市场体系的形成;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纲要》,开展知识培训,营造诚信经营、安全消费的市场环境。
三、全面开展乳制品市场整顿,切实维护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秩序
要以加强乳制品销售环节监管和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整顿和规范乳制品销售行为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集中执法力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深入开展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整顿,确保乳制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落实市场巡查制和监管责任制,严格乳制品销售环节监管,切实维护乳制品市场秩序。
(一)加大乳制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和规范力度,确保乳制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要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严把乳制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对于未取得 规定退款。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超前防范,努力将消费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在消费者退换不合格乳制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以及发生的群体性和其他突发性问题,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公安、商务等部门,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要通过12315网络对消费者有关乳制品的咨询、申诉和举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掌握乳制品市场消费和动态情况,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开展消费教育和宣传,引导科学、理性消费,着力提高消费信心;另一方面针对流通环节乳制品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新情况,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乳制品突发事件,维护市场消费安全。
四、积极构建乳制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努力提高乳制品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水平
要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中举一反三,加强乳制品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乳制品销售者对销售乳制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和情况通报机制,提高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努力构建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四位一体”的流通环节乳制品长效监管机制。
(一)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执法体系,不断提高乳制品监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以贯彻执行《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乳制品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执法制度。突出抓好乳制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市场巡查制度、经营者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不合格乳制品退市制度、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公布制度、经营者不良记录和定期公布制度等,并结合监管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用制度巩固成果,形成机制,养成习惯,走向规范。
(二)建立健全经营者自律体系,不断提高乳制品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开办者和乳制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的责任,监督乳制品经营者认真落实《条例》要求,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进货台账制度,进一步引导乳制品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不合格乳制品更换、退货和退市制度以及市场开办者乳制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用制度规范乳制品经营行为,从进货、储存和销售等各环节严把乳制品质量关,督促、引导乳制品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义务。
(三)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对乳制品的社会监督水平。要建立与消费者协会和有关乳制品行业组织的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消协组织的社会监督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要在进一步扩大“一会两站”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和特邀监督员制度,大力推进12315网络进社区、进村镇、进商场、进市场、进企业的工作进度,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方便广大消费者就近申诉举报,及时跟踪依法查处,扩大社会监督覆盖面。要建立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制度,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听取乳制品市场监管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适时曝光违法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四)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应对乳制品突发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针对流通环节乳制品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新情况和薄弱环节,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超前防范,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组织领导和机构健全、人员责任明确、信息通讯畅通、后勤保障有力、指挥调度灵敏、应对行动迅速、处置措施及时有效。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整顿和促进奶业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机构分工协作抓,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责任制和基层工商所属地监管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密切协作。企业、外资企业注册机构要加强对乳制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登记管理工作,配合工业主管部门依法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乳制品生产经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的登记管理工作,依法取缔无照经营,配合农业部门依法做好生鲜乳收购奶站清理工作;食品流通监管机构要依法加强乳制品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要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有关乳制品的申诉举报,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乳制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管,大力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积极推行农业部会同工商总局统一制定的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商标管理、广告监管等机构要分别加大对乳制品行业不正当竞争、排除限制竞争、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纪检、监察机构要对乳制品监管执法工作进行行政监察。各职能机构要既按分工各负其责,又密切协作配合,形成乳制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工商所对乳制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以基层工商所为单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切实加强不合格乳制品的市场清查、下架退市和乳制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四是要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继续坚持信息沟通反馈、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严格执法纪律,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对发生乳制品突发问题,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及时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
(二)强化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督查。要实行分层分片包干等办法,采取全面自查、重点督查、交叉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督查指导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分类指导,确保乳制品市场整顿和支持奶业振兴工作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人员力量等落实到位。
(三)强化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与卫生、质检、公安、农业、商务、工业主管、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和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和配合,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促进奶业整顿和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从2009年开始,各地每半年要对《纲要》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估,分别于6月底和12月底书面上报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