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延州政办发(2008)9号
发布日期:2008-2-26
执行日期:2008-2-26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
州经委制定的《关于2008年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的指导意见》业经州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2008年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的指导意见
(州经委 2008年2月26日)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经济总量扩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推动全州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省、州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坚持“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的发展方针,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在扩大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08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60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50%。
一是围绕通钢集团敦化塔东矿业年产铁精粉200万吨工程、吉林德全水泥集团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珲春紫金矿业新建日处理9500吨采选、珲春矿业集团年产煤90万吨、国电吉林热电股份公司2×200MW热电机组等重大项目建设工程,重点组织实施3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计划,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项,当年完成投资41亿元。新开工项目12项,当年完成投资9亿元。
二是重点推进15个重大前期工作项目、10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作。
三是在重点推进10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抓好其他15个特色工业园区培育壮大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合力推动“工业项目年”活动深入开展
为切实加强“工业项目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州政府调整了“工业项目年”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成立活动督查推进组,积极配合省督查组对全州“工业项目年”活动进行督查,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各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确保“工业项目年”活动有序开展。
深入落实“工业项目年”活动的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将按照项目建设性质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各县市对属地内的重大项目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经济、发展和改革、财政、土地、环保、建设、安监、统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和支持工业项目建设。
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对州和县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要坚决杜绝乱检查、乱收费、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依法征收的各项费用,执行最低收费标准。各县市要加大“工业项目年”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好经验、好典型,营造全州上下关心项目建设、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实施
抓紧落实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国家新开工项目“八项必要条件”的要求,简化备案、核准、审批等手续。各相关部门要靠前指导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建设项目,要极力促进其尽早开工建设,加快实施进度。充分发挥设计、咨询、投资顾问等中介机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加快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对已开工的重点项目要加强督查和调度,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通过现场办公会、联席会议等形式,尽快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各县市要按照省、州重点项目推进计划的形式,以投资规模1000万元为标准,尽快制订县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计划,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加快实施步伐。
(三)加大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紧紧围绕我州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组织实施“五个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开发汽车指纹防盗系统、磨豆咖啡机等一批新产品。攻克废弃烟叶综合利用技术、棉织物生物前处理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步进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电吉他制造技术等。建设力源药业中药研发平台、延边龙川技术中心研发平台等一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推进建成项目投产达产,促进全州工业提速增效
按照省、州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手抓大项目、好项目,一手抓竣工投产、达产达效”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要投入力量,加大推进近三年建成投产工业项目投产达效力度,滚动实施三年效益跟踪计划。州及县市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重点对近三年建成(或部分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立统计调度台账。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尽快建立建成投产项目效益跟踪体系。要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力度和提供流动资金的供给能力,对建成投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促进已建成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五)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
各县市、各部门要继续按照省《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7)5号)要求,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和重点骨干企业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要加强园区规划管理,规划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起点高,布局合理,产业链长而紧密。要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向园区布局,加快推进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和入园企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特色突出、规模强大、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园区,为创建地域、产品、企业品牌奠定基础。各县市要认真组织做好2008年特色工业园区的认定工作。各级规划、土地、环保、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将政策向特色工业园区倾斜,支持其尽快发展壮大。各特色工业园区要加强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指导推进园区建设健康发展。
(六)围绕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创新招商理念,优选招商项目,坚持以诚招商、以优安商、以惠留商。按照州政府和各县市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围绕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县市、企业、开发区和各类特色工业园区的招商主体作用,精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利用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平台,加大项目的推介力度。一方面,积极面向日韩、欧美、东南亚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大力引进外资;另一方面,组织好赴北京、广东、上海、长春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贸交流活动,大力引进内资。加快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区和港澳及发达省份工业园区的合作建设步伐,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参与我州的工业项目建设。
(七)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用好用足各项政策
加强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断壮大担保实力,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各县市、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有重点地向金融机构推荐好项目。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要向重大项目倾斜。要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服务,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加大重点工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利用新税法实施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加速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提取,重点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利用国家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加计抵扣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税收抵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关税和环节增值税的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利用国际汇率变动的有利时机,大胆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工业装备水平。发展和改革部门要集中力量,争取国家对我州重大工业项目的支持。经济和各工业部门要使用好省级预算内专项资金,继续发挥“四两拔千金”的作用,调动工业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各县市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工业项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工业项目建设。
(八)加强“工业项目年”活动的统计调度工作,建立考核奖惩评价体系
各县市、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深入基层,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项目库、专家库、成果库等基础性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尽快建立起全州“工业项目年”活动的统计调度体系。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培训,建立起畅通、快捷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渠道。
州领导小组将结合“工业项目年”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建立考核奖惩指标评价体系。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市、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附件1:州“工业项目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李景浩 州政府副州长
副组长:郭文君 州政府副秘书长、经委主任
邓 昆 州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郑承友 州林管局副局长
安光善 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金润权 州经委副主任
田清贺 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金英杰 州建设局副局长
李永虎 州环保局副局长
李长生 州财政局副局长
尹世昌 州统计局副局长
曹臻愿 州商务局副局长
李龙洙 州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
任洪昌 州煤炭局副局长
魏江新 州科技局副局长
朴 峰 州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伊永贵 中国人民银行延边中心支副行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经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主 任:金润权 州经委副主任
成 员:夏德正 州矿业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车光进 州经委投资处处长
蔡银实 州经委技术进步处处长
偰在权 州发展改革委工业处处长
庞延兰 州发展改革委工交投资处处长
任焕英 州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
金龙德 州安全生产监管局综合处处长
附件2:全州工业项目投资2007年实际完成情况及2008年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