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皖政办(2007)71号
发布日期:2007-10-9
执行日期:2007-10-9
生效日期:1900-1-1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发挥我省茧丝绸产业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我省茧丝绸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茧丝绸产业的重要意义
我省具有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和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全国茧丝绸主产省之一。茧丝绸产业是我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既是比较效益突出、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较大的绿色产业,也是实施工业强省、发展县域经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茧丝绸产业,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岗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东桑西移”工程,作为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桥头堡和必经之地,我省茧丝绸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不仅可以承接江浙等发达地区茧丝绸产业的梯度转移,也能够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十五”期间,我省茧丝绸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布局明显优化,行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由于蚕种自给能力弱、蚕桑生产粗放、丝绸产业基础差、茧丝绸产业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茧丝绸产业的加快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扬长避短,把加快茧丝绸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促进其上规模上水平。
二、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为契机,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深化茧丝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为手段,通过夯实产业基础、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品牌建设、健全市场体系,转变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带动力度强、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茧丝绸产业新型发展道路,实现茧丝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100万亩,蚕种产量130万盒,蚕茧产量55万吨,白厂丝产量7000吨,丝织品产量6000万米,茧丝绸产业销售收入46亿元。建立1个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科研基地、1个蚕种质量检疫检验中心和1个茧丝质量检验中心,建设5个年产蚕种15万盒以上的蚕种场,建设5个年产鲜茧超5000吨的基地县,培育8个拥有自主品牌和自营出口能力的茧丝绸企业集团,丝绸进出口总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