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 号:陕政发 〔2014〕16号
发布日期:2014-4-20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4年4月20日
陕西省宽带网络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
2014—2015年,重点加强光纤接入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深化应用普及。到2015年底,全省光缆线路达到55万皮长公里,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全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达到75%,省内城市90%以上有线电视网络完成双向化改造。80%中小企业普及互联网应用,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20年底,城市和农村接入带宽能力普遍达到50Mbps和12Mbps以上,全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3%,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超过95%.完成下一代互联网优化升级,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3000万,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信息基础网络。
陕西省宽带网络现状及发展目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至2013年 | 2015年 | 2020年 |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 | 万户 | 536 | 700 | 1000 |
其中:城市宽带用户 | 万户 | 439 | 490 | —— |
3G/LTE用户数 | 万户 | 1326 | 2000 | 3500 |
数字电视用户 | 万户 | 370 | 550 | ——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 | 43 | 55 | 73 |
宽带接入IPv6覆盖率 | % | 10 | 25 | —— |
城市宽带接入能力 | Mbps | 12 | 20 | 50 |
农村宽带接入能力 | Mbps | 2 | 4 | 12 |
互联网出省带宽 | Gbps | 3000 | 5000 | —— |
3G/LTE基站数 | 万个 | 4 | 5 | |
行政村通宽带比例 | % | 81 | 90 | >99 |
网民数量 | 万人 | 1900 | 2350 | 3000 |
电子商务交易额 | 亿元 | 2000 | 2800 | —— |
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 | % | 6 | 10 | —— |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区域宽带网络协同发展。
西安。西安国家级骨干互联网络实现两两互联,积极利用光纤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广播电视等新技术,提升宽带网络速度与性能。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示范城市建设,逐步完成基于IPv6的互联网络升级改造和大数据产业区建设。鼓励宽带应用和产品的技术创新,推动信息产业链发展。
县级以上城镇。坚持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综合管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全面推进光纤入户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各地建设示范小区推动旧城区和原有住宅小区的宽带改造;优化3G/LTE通信网络,强化重要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的覆盖深度,加大铁塔、基站、天线的共建共享。
农村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实施宽带村村通工程和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等多种手段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延伸,重点做好山区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宽带网络建设和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农村信息化平台服务水平。
(二)提升宽带网络综合承载能力。
骨干网。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建设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实现每个本地网到西安有多个不同的光缆及波分路由。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系统形成双平面承载业务,统筹协调 40G和 100G WDM(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展骨干链路带宽,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
接入网和城域网。积极推进“光进铜退”、“宽带提速”、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加快实施城域网扁平化改造和光纤入户工程。城市区域原有用户铜缆接入不超过0.5公里,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施光纤入户,重点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光纤到楼。统筹3G/4G/WLAN网络协调发展,加强对重要交通沿线、公共场所、商业楼宇的覆盖以及热点区域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
互联网。加快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网站接入带宽,加强互联网网间监测。以双栈技术逐步推动骨干网、城域网、域名服务器、主要网站、互联网应用及终端支持IPv6.
网络设施安全。提高宽带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发现、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评测机制。开展打击盗窃破坏信息基础设施犯罪活动,强化通信机房、网络中心,特别是铁塔、基站设备的建设和维护能力,提高可靠性和抗毁性。
(三)创新宽带网络应用水平。
不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产业,推进家庭数字化应用建设,组织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浏览器、通用Web运行环境、智能搜索技术等研发和应用平台建设,打造包括应用商店、整机、核心芯片贯通整合的产业生态系统。充分调动网络运营和信息应用平台提供者的积极性,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增值信息服务领域,增加市场经营主体。
建立互联网应用创新孵化基地,重点面向生产和公共服务领域,在教育、卫生、社保、旅游、交通、食品安全、环境监控、商业营销、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新型应用示范,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三、政策措施
(一)强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优化宽带建设环境。健全三网融合体制机制,推动电信、广电双向进入。建立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资源数据库,强化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
(二)落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