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搞懂工伤认定,先抓住最核心的 3 个要件 ——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后面的 6 种情形,其实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原则的延伸,记好这三点,理解起来就事半功倍。



1.工作时间 + 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受伤:这是最常见的情况,比如在车间操作机器时被划伤、在办公室办公时意外摔倒等,只要满足三个核心要件,直接认定为工伤。
2.工作前后在工作场所,做预备或收尾工作受伤:比如上班前提前到岗整理工具、下班后留在公司核对数据时受伤,都算工伤。这里的 “工作前后” 属于延伸的工作时间,预备性、收尾性工作也属于工作相关内容。
3.工作时间 + 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遭暴力伤害:比如店员劝阻顾客插队时被殴打、保安维护公司秩序时被袭击,这种第三人故意造成的伤害,只要和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就认定为工伤。
4.患职业病:特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因素引发的疾病,比如长期在矿山工作患上的尘肺。注意啦,常见的颈椎病、咽炎一般不算职业病哦。
5.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或下落不明:比如受公司指派去外地出差、参加培训、开会议时,途中发生意外受伤,或者失联下落不明,都算工伤。但如果是外出期间做私人事情(比如逛街、旅游)受伤,就不算了。
6.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意外:坐地铁、公交、火车,或者自己开车、骑车上下班时,遇到交通事故,且交警认定你不是主要责任方,就能认定为工伤。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点关注,下期会详细展开讲。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兜底条款,确保不会遗漏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工伤情况。



不是所有在工作场所受伤都算工伤:比如上班时间在公司操场打球受伤,若和工作无关,就不满足 “工作原因”,无法认定。
职业病需专业诊断:是否属于职业病,要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专业鉴定,不是自己觉得是就是。
因工外出私人活动受伤不算:出差时擅自脱离工作行程去游玩、探亲,期间受伤不认定为工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