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首页 >> 热点关注 >> 法律常识

"2025年最高法新规:这5种情况不算'老赖'!企业信用修复指南来了"

时间:2025-08-07 10:01:21 点击:0

    "公司账户被冻结,只因一笔货款晚还3天?""被列入失信名单后,银行突然抽贷,生意彻底停摆......"近年来,因失信惩戒引发的企业生存危机屡见不鲜。202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失信≠失能"**原则,要求法院精准适用惩戒措施,避免"一刀切"误伤诚信企业。

e53c76a377032d8006e4cadd78bb8dcc.jpg

本文结合最新司法政策,用最直白的语言解析:

  1. 哪些情况不算"老赖"?

  2. 被错误列入失信名单怎么办?

  3. 企业如何快速修复信用?

一、重磅新规:失信惩戒必须符合这3个条件

根据《通知》第四条,法院采取失信惩戒措施必须同时满足:

  1.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不是没钱还,是故意不还);

  2. 经法院催告后仍不履行(给过改正机会);

  3. 违反的是"明确具体的法律义务"(如判决书确定的还款金额、时间)。

典型案例
某企业因疫情资金链断裂,法院查明其仍在正常经营、积极筹款,最终未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典型案例.docx]。


二、5种常见"误伤"情形(附解决方案)

1. 暂时性经营困难

  • 表现:受行业周期影响,短期现金流紧张但仍有营收。

  • 新规保护:可申请中止执行(最长1年),期间不被纳入失信名单。

2. 担保连带责任

  • 陷阱:实际控制人个人担保导致企业账户被冻。

  • 破解:依据《通知》第10条,可主张担保责任与企业经营分离

3. 执行标的争议

  • 案例:判决要求"返还设备",但设备型号存疑。

  • 操作:立即提执行异议,要求法院先行确认标的物。

4. 行政罚款连环罚

  • 现状:环保、税务等处罚未缴,直接被列为失信。

  • 新规:2025年起,非法院裁判的行政处罚不得直接上失信名单

5. 系统信息错误

  • 数据:2024年全国纠错失信信息1.2万条[^典型案例.docx]。

  • 自救:登录"信用中国"申请在线纠错(5个工作日内处理)。

三、信用修复3步法

第一步:履行or达成和解

  • 全部还清债务,或与债权人签订分期履行协议(需法院确认)。

第二步:申请删除失信信息

  • 渠道

    1. 执行法院(提交还款凭证);

    2. "信用中国"网站(线上提交材料)。

  • 时限:符合条件者3个工作日内必须删除。

第三步:消除负面影响

  • 修复征信:向人民银行申请更新企业信用报告;

  • 公关应对:发布官方声明,向合作伙伴出示修复证明。

四、给企业的4条合规建议

1. 债务危机早应对

  • 出现履行困难时,立即向法院提交经营状况证明(财报、纳税记录);

  • 主动提出和解方案,避免直接进入失信程序。

2. 担保行为要谨慎

  • 避免用公司账户为个人债务担保;

  • 必须担保时,明确约定担保责任范围

3. 执行异议及时提

  • 对超标的查封、错误执行,应在收到裁定书10日内提出书面异议。

4. 信用档案定期查

  • 每季度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

  • 发现错误记录,立即启动异议申诉程序

五、2025年司法保护升级亮点

1. "活封活扣"成标配

  • 允许被查封企业继续使用生产设备(如贴封条但不搬走机器)。

2. 信用修复"绿色通道"

  • 受疫情、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修复审核缩短至24小时

3. 失信名单分级管理

  • 按欠款金额、主观恶意程度划分惩戒等级(如仅限制高消费不冻结账户)。

    失信惩戒本是督促履约的利器,但滥用则会扼杀企业生机。2025年新规的核心是**"惩戒失信者,保护诚信者"**——既要让"真老赖"寸步难行,也要给"暂时跌倒者"爬起来的机会。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