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借钱、收款、对账是常有的事,而借条、欠条、收条这三种字据,就是保障权益的 “关键凭证”。可很多人分不清它们的用法,随便写写就埋下隐患,等到纠纷发生才追悔莫及!
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 2025 年法院认可的规范范本和实用技巧,通俗易懂,不管是借钱给别人、收到款项物品,还是确认欠款,照着用都能少走弯路。
一、借条:借钱必备,写清这些才稳妥
借条是专门用于民间借贷的凭证,核心是证明 “借贷关系” 和 “款项已交付”,这几点一定要写明白:
1.标题明确:正文上方中间位置写 “借条” 二字,别漏写或简写,防止被篡改;
2.借款目的:开头注明 “为 XX(如日常周转、购房、经营等)需要”,避免日后借款人以 “赌债”“分手费” 等不正当理由抗辩;
3.款项交付:用 “今收到出借的 XX 元” 替代 “今借 XX 元”,明确款项已经实际到账;
4.身份信息:出借人、借款人都要写全名(与身份证一致),并附上双方身份证号,避免同名混淆;
5出借方式:写明 “现金” 或 “银行转账”(转账需保留凭证),不笼统写 “付款”;
6.金额规范:同时写阿拉伯数字和大写数字(如:小写 ¥10000.00 元,大写:人民币壹万元整),杜绝篡改风险;
7.期限利率:借款期限要大写(如:借款期限陆个月),利率明确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也需大写),比如 “年利率 12%(大写:年利率百分之壹拾贰)”;
8.逾期约定:明确逾期利率(可略高于借期利率),避免到期未还后争议;
9.收尾签章:正文结尾写 “立此为据”,借款人手写全名 + 按捺手印,附上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方便后续维权),落款日期大写(与款项实际支付日期一致),空白处可裁掉;
10.修改须知:如有涂改,必须让借款人在涂改处按捺手印,或直接重新书写。
二、收条:收到钱物就开,信息要全不遗漏
收条是确认 “收到款项或物品” 的凭证,不管是借钱收款、收到货物,还是其他往来,都能用,关键要写清这些:
1.标题写法:两种方式任选 —— 要么直接写 “收条”“收据”,要么用 “今收到”“现收到” 作标题(以 “今收到” 为标题时,正文顶格写,不空格);
2.正文内容:第二行空两格(标题为 “今收到” 则不空格),写清收到的物品 / 钱款明细:数量(如 6 箱)、种类(如某商品)、规格(如有)、价值(大写,如叁仟圆整),还要注明 “从 XX 处收到”;
3. 落款要求:写上收款 / 收物的个人或单位名称,经手人需签名(注明 “经手人”),代他人收取的要写 “代收人”,同时加盖公章(单位收取)、注明日期(大写);
4.重要禁忌:不能涂改,钱款 / 物品数量必须大写,不能只写单位名称,必须有经手人签名。
三、欠条:欠款凭证,别默认是 “借钱”
欠条的适用场景更广,不一定是民间借贷 —— 比如买卖合同尾款、承揽报酬、运输费等,只要债务人未及时履行债务,债权人都能要求写欠条,核心注意这一点:
欠条仅证明 “欠款关系”,不必然是借钱导致的,所以起草时最好注明欠款原因(如 “因 XX 合同未付尾款”),避免后续对欠款性质产生争议;
其他细节(如欠款金额大写、债务人身份信息、还款期限、落款签章等),可参考借条的规范写法。
这 3 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1.别混用三种凭证:借钱写 “借条”,收款写 “收条”,欠款(非借钱)写 “欠条”,错用可能导致维权困难;
2.所有字据尽量手写(关键信息如金额、日期),避免打印后篡改,写完后拍照 / 复印留存(复印件需对方签注 “与原件一致”);
3.金额、日期、期限一律大写,身份信息、联系方式要完整,不遗漏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