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首页 >> 热点关注 >> 法律常识

笔迹形成时间能精准鉴定吗?最高法通知给出明确答案!

时间:2025-10-23 12:20:19 点击:12

 在生活中,无论是合同纠纷、借贷争议还是其他民事案件,一份文件上的笔迹形成时间往往成为关键证据。不少人会疑惑:“能不能通过鉴定查出笔迹是何时写的?” 今天就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清楚这个问题。

01

笔迹形成时间鉴定≠笔迹鉴定

    很多人会把两者混淆,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鉴定方向。笔迹鉴定是通过笔顺、连笔、搭配比例等书写习惯,判断是谁写的;而笔迹形成时间鉴定(业内称 “书写形成时间鉴定”),是通过分析文字有色颜料(比如钢笔水、圆珠笔油、复印墨粉等)随时间的变化,推测书写或打印的时间,不仅适用于手写笔迹,也能用于打印文书。

02

笔迹形成时间鉴定目前难以精准实现,法院也通常不认可相关鉴定报告

    一方面,技术层面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笔迹形成时间鉴定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精确度远远不够。不同书写色料(纯蓝钢笔、碳素笔、签字笔等)的老化规律不同,且受保存环境(温度、湿度)、纸张材质等因素影响极大。比如同样一支笔写的字,放在潮湿环境和干燥环境中,颜料变化速度完全不一样,很难形成统一的鉴定标准。

    另一方面,鉴定结果缺乏统一性和确定性。由于检验技术没有完全突破,不同鉴定机构对同一份样本可能得出不同结论,这会让法官在庭审中难以采信。更要警惕的是,有些机构标榜 “给钱就能出指定时间的鉴定报告”,其实这类鉴定方法大多不科学,比如用薄层色谱法只能判断印油等物质是否相同,和形成时间没有直接关联,法院绝不会认可这类虚假鉴定。

03

几种特殊情况可以通过鉴定获取关键信息:

    若不同笔迹的墨水成分不同,可鉴定是否为同一支笔、同一时间书写,若不是,可能成为伪造的依据;

    笔迹与印章、指纹有交叉重叠时,能通过仪器判断是先写字还是先盖印 / 按指纹(即 “朱墨时序鉴定”);

    可鉴定文件不同部位的形成先后顺序,比如判断是先签名后补内容,还是一次性完成。

    这里还要特别区分:印章形成时间鉴定比笔迹形成时间鉴定更易被认可。印章印文的鉴定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可通过印章的磨损、坏损、粘有的杂物等阶段性特征推断盖印时间,化学方法则通过薄层扫描比对样本,但两种方法都需要提供足够的同期比对样本,且鉴定难度大、耗时久。

04

印章形成时间鉴定比笔迹形成时间鉴定更易被认可

    印章印文的鉴定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物理方法可通过印章的磨损、坏损、粘有的杂物等阶段性特征推断盖印时间,化学方法则通过薄层扫描比对样本,但两种方法都需要提供足够的同期比对样本,且鉴定难度大、耗时久。

    关于鉴定,最高人民法院也有明确规定(法司〔2008〕12 号通知),大家一定要重点关注:

    鉴定笔迹形成时间,通常需要送检单位提供比对样本;如果没有样本,只有少数机构能鉴定三个月内的文件,极个别公安部门鉴定机构能鉴定六个月内的,且检出率不高;

    落款时间和怀疑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必须提供比对样本,否则无法准确鉴定;

    鉴定机构不能用自备样本进行鉴定,因为自备样本无法和送检文件在纸张、墨水、保存环境等关键条件上保持一致,会严重影响结果准确性。

    最后给大家提个实用建议:如果在纠纷中需要用到文件类证据,尽量做好这些事 —— 保存好文件的原始载体,避免潮湿、暴晒等极端环境;签订重要文件时,可同步留存日期明确的佐证材料(如当天的报纸、快递单等);选择司法鉴定机构时,务必核实其正规资质,拒绝 “可定制鉴定结果” 的机构,避免白费功夫。

    总之,笔迹形成时间鉴定不是 “想做就能做、做了就有效”,核心还是要靠完善的证据链和正规的鉴定流程。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多了解法律规定,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

XML 捍卫自由辩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