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首页 >> 热点关注 >> 常见问题

"执行法官也不能乱改判决!最高法明确:这5种情况必须驳回执行申请"

时间:2025-08-06 09:29:37 点击:0

    "官司打赢了,执行法官却要重新算账?""仲裁裁决里的'成本价'到底谁说了算?"202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一起典型案例明确划出红线:执行法官不得擅自改变判决内容

c531d86325b325e0c12dd37c9293be48.jpg

本文将用最直白的语言解析:

  1. 为什么执行法官不能"改判"?

  2. 哪些判决内容会被认定为"不明确"?

  3. 遇到执行乱象如何维权?

一、重磅案例:5.2亿执行案为何被最高法叫停?

    某地产纠纷中,仲裁裁决要求A公司"以成本价分割价值5.2亿元的等额资产"。执行阶段,法院委托评估机构确定"成本价",并据此调整执行金额。

最高法一锤定音

  1. 审执分离原则:执行法官只能按判决内容执行,无权重新认定"成本价"等实体问题[^典型案例.docx];

  2. 程序正义:评估剥夺了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权利;

  3. 终局裁决:仲裁庭已明确表示无法确认"成本价",执行法院不应越权。

警示:执行程序不是"二次审判",法官擅自调整判决内容属严重违法!

二、5种必须驳回执行申请的情形

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以下判决内容属于"不明确",法院应驳回执行申请:

1. 金额计算方式不明

  • 例:"按成本价赔偿"但未定义成本构成;

  • 关键点:需有明确公式或可查证数据。

2. 标的物无法特定化

  • 例:"返还某批设备"但未列明型号、数量;

  • 避坑指南:判决书应附详细清单。

3. 行为履行标准模糊

  • 例:"恢复原状"但未说明具体标准;

  • 实务建议:申请判决时明确验收条件。

4. 权利义务主体不清

  • 例:"由管理团队承担责任"但未列明成员;

  • 法律后果:执行法院可直接驳回。

5. 继续履行合同无细则

  • 例:"继续履行合同"但未约定时间、方式;

  • 补救措施:另行诉讼明确条款。

三、企业/个人必知的3大维权策略

1. 起诉阶段:把判决写"死"

  • 金钱给付:精确到元角分,注明计算方式;

  • 行为义务:列明执行步骤、验收标准;

  • 备用方案:约定"无法执行时的替代方案"。

2. 执行阶段:紧盯法官权限

  • 发现越权:立即提出执行异议(7日内);

  • 证据固定:录音录像执行过程,要求书面答复。

3. 仲裁特别注意事项

  • 仲裁请求:避免使用"合理费用""市场价"等模糊表述;

  • 裁决审查:仲裁庭拒绝明确的,可申请法院不予执行。

四、给法律人的实务建议

1. 判决书撰写技巧

  • 采用"如果-那么"句式明确替代方案;

  • 附页载明计算公式、标的物清单。

2. 执行立案避坑指南

  • 提前准备《执行内容说明表》;

  • 复杂案件可申请执行法官提前介入。

3. 评估报告的局限性

  • 仅能作为参考,不能替代判决内容;

  • 对评估结论不服应及时申请重新评估。

五、2025年执行新规亮点

  1. 智能执行系统:法院需在立案时标注执行内容明确性;

  2. 律师调查令升级:可调取法官执行过程记录;

  3. 超期执行问责:对随意扩大/缩小执行范围的法官追责。

    执行是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但绝不能成为"二次审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牢记:判决书怎么写,执行就得怎么来

  联系人:杨律师

   电话:13930322268

  邮箱:yjmlawyer#qq.com(#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环路519号4楼